262-徐凱到底誰的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甄武身為漢人對此亦是頗為認同。
這時候戰場之中,南軍在燕軍的衝殺下,無數人踩踏而亡,又因為退不回橋上,紛紛投水,溺死無數,這般情況南軍大勢已去,即便是負隅抵抗的也被燕軍割成一塊又一塊,臨死掙扎。
甄武掃了一眼,心中算了算,大概再有一個時辰便能徹底解決戰鬥,到時候打掃一下戰場,就可以回撤雄縣。
也不知道張玉他們怎麼樣了,是否需要支援。
朱棣大概也想到了這點,策馬向著前方跑去,開始催促眾部加快節奏。
一個時辰後。
南軍死傷五千餘人,剩餘的全部投降,被去械去甲收攏在了一塊,朱棣看著這些降卒有些犯難。
譚淵提議道:“殿下,我們沒時間管他們,而且這些人心不向我等,不如全部殺個乾淨。”
他說的殺氣騰騰,血氣四溢。
甄武曉得譚淵,平時看著慈善和睦,可在戰場上殺性十足,曾經就幹過殺降的事情,但這次不同往日,以前是異族,這次說到底都是自己家人。
朱棣聽聞,眉頭皺起,直接搖了搖頭。
他心懷的是天下,殺降這種事少做為妙。
譚淵還打算再說。
甄武按住了譚淵的肩膀,制止了譚淵,他猜測譚淵是有什麼戰場應激症狀,要不然不可能在戰場上總是收不住殺性,但是這時代也沒有心理醫生,甄武也不懂怎麼幫譚淵紓解,只能遇到這種情況後,幫譚淵控制一二。
甄武想了想後,對著朱棣道:“殿下,這些人我們也收編不得,若是看押送往北平等地,也需要咱們分出兵力來,與咱們還是沒有利處,不若殿下過去誠心感化一番,然後遣散其回家,至於以後有多少人還會再出現在戰場上,以後再說,反正徐凱手握十萬大軍,耿炳文更有三十萬人馬,不差這些人,更何況咱們此行目的已經達到,當務之急也是速回雄縣,畢竟雄縣才是咱們今夜的根本目標。”
朱棣其實明白甄武所言是最佳辦法,但他就是有些捨不得,這些降卒有四千人啊,這四千人徐凱不在乎,耿炳文不在乎,他卻是需要的緊。
但是他也明白,這些兵和北平周圍的兵馬不一樣,不是經過一番整編就能用的,就這些兵他若是想要梳理到能用的地步,不曉得花費多少心思。
而他現在沒有這個時間用心思。
朱棣只好咬牙放棄,然後來到降卒們的前方,聲淚俱下的表演了一番,說他是正義的,是為了誅奸臣,讓降卒們不要被矇蔽之類的,所以他不會殺降卒,還會放降卒們回家,以後若是誰再被逼上了戰場與他做對,還希望他們臨陣倒戈,他會記得降卒們的功勞。
所有的戰爭狂人或者說軍事集團的領袖,不論古今中外,幾乎都是一個思想家。
他們都對洗腦有著一套自己的見解,並且鑽研頗深。
所以,朱棣小嘴巴巴的這麼大說一通,那些不明真相的降卒還真有不少相信的,想必以後即便有人還會再踏上戰場,不僅不會再有必死血戰之心,反而還會替朱棣把這番話傳揚出去。
管不管用另說,至少這些人朝廷用的肯定不怎麼放心。
朱棣觀察著降卒的神色,滿意的拍了拍手,隨後,讓人釋放那些普通降卒,至於潘忠等被擒的將領是不放的,全部捆綁送到北平看押起來,等將來說不定還用的上。
等到把降卒放了,大軍又收拾妥當後,甄武一眾人開始向著雄縣行軍。
路上,朱棣看到甄武這邊有些熱鬧,心生好奇,策馬走了過來。
而甄武這邊,張武,薛祿和譚淵都圍著甄武興沖沖的談著一把兵器,這把兵器是潘忠的,是一把極品馬槊。
甄武看到朱棣過來後,把馬槊遞給了朱棣,笑著顯擺道:“殿下,您瞧瞧這把馬槊。”
“馬槊有什麼好看的。”
朱棣順手接過來,一上手就有些驚訝:“柘木的?”
說著,朱棣細細打量了起來,從槊杆,到槊鋒,以及上面鋒銳的八面破甲稜,最後朱棣手握馬槊尾端,單臂輕抬,整個馬槊水平向前,絲毫不晃。
“不錯,是把極品。”朱棣說完把馬槊丟給了甄武:“你一直想尋滿意的馬槊,瞧著這柄碰了你的心意,那你就用著吧。”
“謝殿下。”甄武喜滋滋的接了過來。
說起來,很多人把馬槊這種兵器看矮几分,其實馬槊可以稱為長矛的精品進化版,一柄上好的馬槊造價是非常昂貴的,而極品更加難得。
首先就是馬槊杆的主要材料柘木,一柄馬槊可以打造十把強弓,這一點就可見一般,然而這還只是材料用量。
馬槊的製造工藝更加複雜,想要打造一柄上好的馬槊往往耗時需幾年之久,而且成功率還只有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