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連忙慌亂道:“右將軍還請息怒,卑職知錯,以後定然多思多想。”

甄武眼神在倆人身上打量了一遍,見兩人確實聽進心中了,眼神一收,沒好氣道:“行了,這次就算了,坐下吧。”

他的語氣一軟,帳中其他將領也鬆了一口氣。

在場之人,不少人的心思和張武和薛祿一樣,都以為打大同利處很多,只不過他們沒有張武和薛祿受甄武寵信,沒敢第一時間說,他們心中不由的嘆了句好險。

這次算是張武薛祿替他們扛雷了。

譚忠王通跟著譚淵王真而來,見張武和薛祿被甄武訓斥,倆人偷偷擠眉弄眼的偷笑,惹的張武沒好氣的瞪了倆人一眼。

張武,薛祿,譚淵,王真,是甄武手下四個獨立掌兵的大將,最受甄武的信任,甄武訓斥完張武和薛祿後,也有意提點培養張武和薛祿,隨後,簡單組織了一下語言,給兩人解釋為什麼不打大同城。

“你倆以為大同有兵就能由殿下收編?大同和大寧不一樣的,大寧和咱北平唇齒相依這麼多年,說一句親兄弟不為過,大同算什麼?最多表兄弟,人家上有宣府,下有太原,憑什麼替咱們保北平?真整編了,你也不怕你軍裡亂起來。”

張武和薛祿聽了,恍然大悟。

譚淵這時開口道:“那咱們此來的目的是什麼?”

甄武笑道:“今兒叫大夥過來,就是說給大夥的,這次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等李景隆。”

“等李景隆?”

譚淵疑惑道:“山西境內,咱們地貌不熟,將士們又沒有保家之念,在此地與李景隆對決,應該不妥吧。”

“你說的不錯。”

甄武搓了搓手道:“所以咱們此來只是為了遛一遛李景隆的大軍,你們想想,咱們在這裡還凍的不行,李景隆那群南軍誰能抗的住,讓李景隆帶著大軍也動一動,總好過一直在德州積蓄力量。”

這番話一出,在場眾將基本上全部明白了。

甄武接著說道:“算算時間,李景隆大軍應該也進了山西境內,咱們也是時候安排一下,到時候怎麼溜著李景隆玩了,薛祿,你掌的是騎軍,這次你要出大力,你帶著你的人去駐防在雲州那邊,呼應一下丘福…”

正說著,帳外突然響亮的一道‘報’聲傳來。

甄武神色一振,知曉必然是有重要訊息傳來,連忙讓傳令兵進來。

傳令兵進來後,單膝跪下稟報道:“稟右將軍,殿下讓標下通知右將軍,李景隆先鋒大軍由都督平安率領,已經到了淶源,直逼蔚州,殿下讓右軍儘快右移,按計劃行事。”

甄武噌的站了起來,激動道:“你回去告訴殿下,就說甄武已知,明日一早,右軍定會行動。”

甄武說完,揮手便讓傳令兵退下去了,然後他迅速的來到地圖前,一邊看著地圖上平安的位置,一邊召集眾將圍過來,開始安排眾將的任務。

一直到晚間,所有任務安排妥當後,讓眾將下去整軍。

……

之後的日子,燕軍和南軍開始活躍在山西的境內,房寬率軍在蔚州阻了平安幾日,等到李景隆大軍全部過來後,棄城向大同而去。

平安率軍追擊,遭遇丘福阻擊,雙方打了一陣,不見勝負,至天黑雙方各自退去,開始相互對峙。

當李景隆大軍追上來後,平安再次率軍出陣,發現丘福大軍早已人去樓空,把平安氣的哇哇大叫。

再之後,李景隆大軍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著大同而去。

一路走的異常艱難。

等到他們好不容易到了大同城下,朱棣等大軍已經逃之夭夭。

可當李景隆大軍想要回撤的時候,朱棣等麾下將領又會連翻出陣騷擾李景隆大軍,每當李景隆率軍出陣之時,又總能偏偏遇到朱棣其他將領帶軍阻攔,讓他不敢貿然追擊。

就這般,一直過了一個月。

從蔚州,到大同,再到宣府,這些地方雙方人馬不斷活躍,所有人都硬頂著寒冷的北風和總會在晚上驟然降低的天氣苦熬,只不過燕軍尚能忍受,可南軍凍死無數,墮指者更是數不勝數。

一時間南軍之中軍心散亂的,甚至有動盪之危。

就在李景隆不打算再和朱棣糾纏,心生退意之時。

三月間,朱棣大軍已經繞宣府自居庸關,回到了北平。

這一遭,他們從北平南城出發,從蔚州攻入山西境內,然後帶著李景隆大軍兜了一個大圈子,最後從北面的居庸關回到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