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黃子澄是真不服(第2/4頁)
章節報錯
張玉為難的說著,不過他看著甄武一副要耍無賴的樣子,隨後想了想,咬牙道:“雖說那些降卒我收攏的最多,但是我明白,這仗是大夥一塊打的,我沒道理全攏在自己手中,可我也不能單單隻給你吧,你看這樣行不,一會兒咱們把各部收攏的降卒匯總起來,等殿下來了,咱們一塊商議著分一分。”
這法子靠譜。
甄武給張玉豎了個大拇指。
這也就是張玉,夠識大體。
張玉卻有些苦澀,仗打到現在,缺兵啊,而且還是缺靠譜的,願意跟著他們一條心幹到底的兵啊。
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兵只會越來越少,總得像個法子搞來點兵馬才行。
可這他孃的去哪裡能找來點兵用啊。
張玉犯愁的想了起來。
……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棣這才哭完,過來見眾將。
李堅,甯忠,顧成等人都被朱棣派人送往北平,令這些人輔助朱高熾守城,這些人不管是真心降的還是假意降的,對此自然無不應可。
處理完這些人,朱棣又帶著眾將,針對降卒制定出一套篩選和分配的方案。
朱棣看著手下兵馬總數,也有些犯愁,不過再犯愁,仗還是要打的。
現在真定府被他們打成這樣,不把耿炳文抓回去,多少有些美中不足,而且若是把耿炳文抓了,簡直可以說重重的扇了朝廷的一個耳光。
所以,朱棣下令休整一番,等到第二日,便全力攻打真定城。
然而,連續三天過去,哪怕大軍全力攻城,眾將輪番上陣,真定城卻被耿炳文守的固若金湯,讓甄武等人一點便宜沒佔到。
而且瞧這個樣子,耿炳文再守個十天半月,也不成問題。
這讓甄武打出火氣來了。
狗日的耿炳文,野戰打的那麼稀鬆,甚至他們自從到了涿州後,耿炳文的所有舉動都被他們料想的一模一樣,現在怎麼會有這個本事,竟然把城池守的這麼好。
這讓甄武和眾將都有些不服氣。
倒是朱棣嘆了口氣道:“之前野戰耿炳文打輸了,可想到他如今已有六十多歲,倒也能理解,可現在看來,耿炳文老雖老了,但到底還是當初隨父皇打天下的老將,他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才是怪事。”
說起來,朱棣不善攻城。
其實不單單朱棣,朱棣麾下眾將基本上都不擅長,這也不能怪眾將,在場年輕將領居多,尤其像甄武這種,差不多可以說是跟著朱棣成長起來,自然在潛移默化當中受到朱棣很大的影響。
這些年中更是經常隨著朱棣出塞打蒙古人,把朱棣擅長的騎兵奔襲戰,不僅學的門清,用起來也溜的不行,但攻城這事,別說朱棣不擅長,就算擅長也沒地方教啊。
而且,一軍之中若是將領偏科,他們操練士卒時,士卒跟著也得偏。
燕軍士卒中,哪怕是個步兵,扔給他一匹馬,他翻身上去也能展示一段馬術表演,這對南軍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對於燕軍來說卻是一個生存技能,他們在塞外搶到馬必須就得會用,要不然逃命都沒別人跑的快,可是讓他們攀城頭,他們的動作是真不熟練。
朱能這時請戰道:“殿下不必漲耿炳文士氣,午後我願再出去戰上一場,定攻下真定城。”
朱棣搖了搖頭,道:“打不了了啊。”
“為何打不了了?”
朱棣掏出一封信件,仍在桌上道:“老和尚來信了,山海關集結了兵力,意欲出關動我北平。”
這…
算算時間,遼東兵馬集結山海關再慢,這時候也差不多該集結完畢了。
這確實不能再打下去了。
不過此次出戰,戰果很顯著,已然讓世人知道,燕軍沒那麼好欺負,更沒那麼好滅,如此情況下,也是該回去整頓一下,收拾收拾家門口的糟心事了。
“那咱們午後便整軍,退還北平?”張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