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待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燕王府出來。
甄武回到家中後,就開始收拾行李,他怎麼也要在古北口待上一週,張玉清得知此事後,大為吃驚,不明白好端端的為什麼另有差事。
在她的心裡,兒子每天去軍營點點卯,永遠這麼安寧不打仗才是最好的事情。
甄武笑著勸解兩句道:“別擔心,這次真的是個好差事,說起來,若是這差事傳出去,護衛軍中的人能打成狗腦袋。”
說完,甄武搞怪道:“另外,提醒你一下,最好提前做個心理準備,你兒子啊,怕是又要高升了。”
張玉清啐了甄武一嘴:“你爹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才混了個總旗,你才當兵多久?得了個百戶就夠咱燒高香的了,還想著升官,真當功勞是天上掉餡餅啊。”
“咦,你還別說,真的是掉餡餅了。”
“去去去,就會哄你娘。”
張玉清不信歸不信,但是心裡的擔憂確實少了很多,甄武趁著還有些時間,和弟弟妹妹都說了幾句話。
主要是叮囑老三,好好看護家裡人,約束家裡人這些日子少出門。
其其格在北平城現身,讓他很不安,不過朱棣的資訊中也特意說明了其其格的目的是鼓動舊部,重返草原。
而且北平城守衛嚴密,其其格在這種大事前,不大可能鋌而走險,但甄武還是仔細交代了老三幾句。
最後,甄武看到二賢的時候有點糟心的嘆了口氣。
這就嫁了。
對於他的思維來說,多少有點草率。
不過,甄武在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也開始逐漸理解這個社會的運轉模式,說起來這個媒婆和定娃娃親的制度很有幾分科學依據。
這年月不興自由戀愛,女子思維受到束縛太過嚴重,從一而終,相夫教子,都是對她們的要求,可偏偏婚前女方和男方能說兩句話就已經很不錯了,大部分都是素未謀面就嫁了,而媒婆能夠最有效的保證她們不會所託非人。
至少門當戶對,讓女方換個環境後,不至於差別太大,無法適應。
其次,這年代很多人願意定娃娃親,這種方式在甄武看來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在這個年代來講,也是很靠譜的一種結親方式。
因為好多人家,與其嫁一個不相熟的人家,還不如嫁一個相熟的,而且雙方父母既然肯定娃娃親,自然雙方父母是相熟的,而他們兒女之間先不說外貌相似,便是性子,往往在耳濡目染下也與父母極為相似。
要不很多人都說娶媳婦看丈母孃。
像這般,家世,門風,性子,外貌,大致有所預計的情況下,娃娃親並不是隨便亂定的。
除了沒有照顧到兒女的主觀意願,其他方面都挺先進的,說起來,古代婚姻大部分都是和和睦睦,白頭偕老的,像影視劇裡面不幸的,在龐大的基數下終歸只是少數。
這個數量,不見得比後世遇到渣男渣女多。
當然,這隻限於普通百姓家,上流社會不說也罷,哪個年代也夠髒的。
……
與甄武同行的還有燕王府的王彥,兩人一路疾行直奔古北口。
古北口常備千餘守備軍,此時從外表來看,看著和平時沒什麼區別,可是當甄武兩人進了大營,細細觀察,才發現多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