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三月入草原,回來已是五月天。

北平周圍草木開始展露盈盈綠色,而少了草原的風,讓人也不再覺得寒冷,反而長時間走路,身上還會發出汗來。

冬盼春來,夏盼秋。

北方也就春秋這樣的時節,宜人一些。

甄武等散營後,各個衛所計程車兵浩浩蕩蕩的各回各自衛所,古北口通向北平的道路更是到處充滿軍士的身影。

燕王護衛軍,因為本身就駐紮北平,所以並不需要再回自己的大營,他們不是住在北平城內,就是住在周邊的屯田莊子裡,直接回家即可。

不過甄武還不能回家。

他需要去小嶺莊,把他旗下戰死士兵的骨灰以及撫卹金送過去。

他手下士兵大多住在小嶺莊,所以大家都是一路同行,也因戰死的人大家都認識,導致一路上氣氛有些沉悶。

甄武路上心神有些難以寧靜,腦海中莫名的會閃現出記憶中他爹被送回家的畫面。

那一日,張玉清嚎啕大哭,彷彿送了半條命去地下陪他爹。

一路想著這些,到了小嶺莊後,甄武腳步都有些遲疑。

可最後還是咬了咬牙,面上什麼也不顯露的大步走了進去。

甄武讓薛祿幾人陪他,第一家,送的是一個也才十八歲的少年,在戰場上敢打敢拼,可惜後來被人衝散了,沒有跟上隊伍。

這家人看到甄武幾人進來,就意識到了什麼,老母親捂著嘴,想要壓抑住哭聲,可怎麼也壓不住,反更覺的淒涼傷感。

甄武深吸了一口氣,什麼話也沒說。

薛祿把骨灰和撫卹金遞給這家人後,輕輕安慰幾句後,也就嘆息的說不出話。

傷痛總歸不在自己身上,說再多也顯得虛。

然後,第二家,第三家,一直到第五家。

第五家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一路跟著他們連殺好幾個敵人,可惜最終力竭,旁人也救援不及,最終犧牲。

他有個孩子,今年只有十五,日後這個十五的孩子,便要成為甄武等人的戰友,將會一起再次踏上戰場,去闖生死。

而在甄武等人將要從這家出來時。

這個孩子跑了出來,昂著頭,流著淚問甄武。

“我爹在戰場上可曾畏懼過?”

甄武搖了搖頭,認真的對孩子說道:“不曾,你爹勇武過人,許多敵人望他而逃。”

“我就知道,我爹和我說當了兵,就不怕死。”孩子自豪的說著,眼睛裡的淚水也越來越多,他用力擦了擦,彷彿想要擦掉傷悲。

“我聽別人說你是百戶,以後我要跟著你當兵,我就想告訴你,我也不怕死。”

“你叫什麼名字?”甄武問道。

“曹小滿。”

“我相信你。”

說完,甄武轉身率先走出了院子。

此時的小嶺莊隨著軍中青壯年的迴歸,已經逐漸熱鬧了起來,可這個熱鬧多少帶這些可憐。

甄武嘆了口氣,環顧整個村莊。

這世間有著多少個這樣的村莊,為大明,也為我漢人,流著數代人的鮮血,可這世間又何曾好好的對待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