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遠都不敢想,如果自己把這麼一直玉化的直殼鸚鵡螺拿出來,會給整個生物界,帶來多大的震驚。

通常人們發現的直殼鸚鵡螺,都是以化石方式呈現在大眾視野。

所以對於一些想要研究古生物的那些學者來說,化石當然不如直接研究螺殼的價值高。

葉遠很清楚擺放在自己眼前的,這隻鸚鵡螺的價值。

相信在很多生物學家的眼裡,這東西簡直可以用無價來形容。

當然葉遠也不會因為他的價值,就把它給賣出去。

葉遠決定收藏這隻,已經玉化了的直殼鸚鵡螺。

大手一揮,原本還安靜躺在海沙中的螺殼被葉遠收進空間。

收起了無比珍貴的直殼鸚鵡螺後,葉遠對於這個貝類墓場更加的感興趣起來。

他不清楚這裡的貝類,是如何聚集到這裡來的。

又是如何死在此處。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海溝底部的貝類資源那是極其豐富。

雖然都是死貝,每一腳踩下去都會碎掉無數的貝殼。

但葉遠還是仔細的著。

看看在這裡,是不是還會發現幾個珍惜的貝

殼。

葉遠算不上是貝類收藏者,但因為先天的優勢,他家中的貝殼種類也是極其豐富。

雖然沒有再找到太有價值的貝殼。

但隨著葉遠的一腳踏出,一顆圓滾滾的黑色珍珠從被葉遠踩碎的貝殼中滾落出來。

原本葉遠以為,這片海域裡的珍珠,都已經隨著時間失去了它本身的光澤。

可隨著這顆黑珍珠的出現,他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的幼稚。

珍珠之所以失去他本身的光澤,是因為珍珠所含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和水。

碳酸鈣會使的珍珠表面,出現一層珍珠特有的光澤。

但是隨著珍珠內的碳酸鈣會逐漸的流失。

直到最後失去珍珠特有的光澤,不在具有珠光寶氣的特質,這樣的珍珠也就徹底失去了價值。

但突然出現的這顆黑珍珠卻給葉遠帶來了希望。

雖說這顆黑珍珠同樣黯淡無光,但和那些完全失去光澤的珍珠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價值。

也就是說,這顆珍珠內的鈦酸鈣並沒有流失殆盡,本身還具有一定的價值。

葉遠拿起這顆黑珍珠,心中無比感慨。

還記得當初自己剛剛返回漁灣島那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