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十六個位置,明明看起來平平無奇,沒什麼特別的樣子,但是,一旦三十六個位置同時被打通,卻會對整個風水陣造成巨大的影響。”

這是一種和他的風水之術完全不同的邏輯。

“果然,龍聖擁有類似文聖的道文和我的風水一樣的核心理論。”

《易》!

而且,是完整版的《易》,不是他之前啟蒙時學的《易》。

秦翌啟蒙時所學的《易》,估計只剩下龍聖完整版的《易》的一丁點兒皮毛。

“就算是隻剩下一點皮毛,不過,對我來說,也足夠了。”

秦翌將的學的《易》,提煉出來最精華的部分,融入風水之術中,結合當下的例項,開始對龍聖的完整版的《易》進行復原。

“雖然《易》傳承到現在,早就已經殘破不全,看似斷了傳承,其實深入研究,其實中原在各方面都保留著《易》的痕跡。”

秦翌在還原的過程中,不斷的吸收歸納著自己的所學的知識體系中所有有關《易》的部分,尤其是超凡。

比如,軍陣。

最簡單的基礎軍陣,從兩儀,三合,四象……九宮,一直到十方,就有著濃厚的《易》的元素。

“軍陣,等等,軍聖是離龍聖最近的一個聖人,他從小生長在龍武時代,再加上軍聖的天賦悟性,就算再不喜龍聖,估計也深受龍聖的影響。”

軍陣是軍武傳承的核心,裡面有著顯著的《易》的痕跡,就是明證。

再加上軍陣和神性分流中轉站那些飛魚和蝙蝠非常相似……

秦翌突然擁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莫非,軍聖正是在發現了龍聖的這些手筆後,才開創出的軍陣之法?”

北狄一直說軍陣之法,學自圖騰之術。

不可否認的是,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

不過,兩者的底層邏輯有著明顯的差異,反而和此地龍聖手筆的底層邏輯,很是相近。

“因為丹武之道出自軍武之道,丹武之道中同樣深藏著《易》的痕跡。”

秦翌從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不斷的提煉,發現《易》的痕跡,還真是無處不在啊。

“文聖雖然另闢蹊徑,從道文入手,開創出了文武之道,不過後來,文聖為了完善文武之道,大量借鑑了丹武之道和軍武之道的內容,文武之道同樣不可避免的有了很深的《易》的痕跡。”

想到這裡,秦翌自嘲一笑。

“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

為了開創出自己的武道,在風水之術的基礎上,他大量的借鑑了前面五聖的道統,在他們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這才有了現在的仙武之道。

“我的仙武之道中,同樣蘊含有很深的《易》的痕跡。”

雖然提煉出的《易》越來越多,結合當下的案例,分析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不過,想要完全還原,還是力有不殆。

不過,若只融入風水之術中,倒已經足夠了。

風水之術本來就有很深的《易》的痕跡,現在不過是加強了這一部分的理論而已。

在這部分理論得到新的突破之後,秦翌很快就有了新的發現。

“咦?此地不止有彩鳶,還有麒麟!”

秦翌看向地下百丈處。

那裡有類似山崖上的山洞那樣的神性分流終端,不過,和彩鳶不同的是,麒麟的分流終端不在山上,而在地下。

“數量同樣是三十六個。”

秦翌重新推演片刻,感嘆道:“一上一下,一空一地,一山一水,一風一雲,嘖嘖,好精妙的設計。”

龍聖雖然在風水之術可能比不上他,但是,對於風水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用《易》就可以對天然的風水寶地進行改造,得到史詩級的加強。

“龍聖並不專注於研究風水,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只能加強或消弱天然的風水陣,並不能改變風水陣的特性。

更不能借助風水陣,讓天地偉力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