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道統之源,聖人法則(第1/4頁)
章節報錯
“所謂軟體,就是道統了。”
道統最核心的就是一套可以普及的修煉體系。
要想研究出一套可以普及的修煉體系,之前的幾大修煉體系就不得不深入研究了。
“就從最近的文武之道開始。”
離的越近,資料和樣本越多,研究起來就越方便。
注意是方便,不是容易。
其實要按難易程度的話,就要反過來,順著歷史的脈絡,從元武之道開始了。
只是,歷史越久遠,留下的資料越少,修煉的人也越少。
而且,就算現存的其它體系的修煉者,所修煉的也被篡改了好多,早就已經面目全非了。
這點,文聖做的最是光明正大了。
“其實,越往後的修煉體系,越容易受到前面修煉體系的影響,畢竟,新的修煉體系,本身就是在舊的幾大修煉體系的基礎上完成的。”
只看文武之道,裡面就明顯蘊含有幾大修煉體系的顯著特徵。
比如龍武之道的觀想圖,丹武之道的金丹等等。
“先拋開其它幾個體系的影響,只關注文武之道特有之處和創新之處。”
至於文武之道中其它修煉體系的內容,等研究到相應修煉體系的時候,再綜合考量。
透過這種分隔,就將難度最高的文武之道變成最簡單的修煉體系了。
還是自己研究的一慣作風。
先易後難的原則,不可變。
“文武之道的核心是道文,這個我已經有了深入的研究,可以略過。”
道文是大道之鑰,可以說是人族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若是沒有道文,人族想要研究大道,就只能透過天賦神通了。
可是我們人族的天賦神通是後天獲得,數量少,品質差,還大多殘缺不全,神通不顯,和妖族相比,我們差的不是星半點。
而道文繞過了神通這個被稱為大道之種的限制,直接用鑰匙開啟了大道的大門。
這點上,就算是秦翌,也敬佩非常。
“文武之道,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可以透過讀書明志,凝聚武道意志。”
這點,秦翌以前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若是武道意志這麼簡單的話,那麼早就被發現了。
畢竟,雖然是武道世界,但是歷史上也不乏讀書特別好的人。
可是,在文武之道誕生之前,歷史上可從未出現過因為讀書好而凝聚出武道意志的人。
不過,真正的成就聖人之位後,秦翌才真切的感知到了聖人之威,才明白了其中的玄妙。
秦翌抬頭看向代表文聖的書簡模樣的聖人法相。
“文武之道之所以可以做到讀書明志,應該就是文聖以聖人法相確定道統,顯化出的威能吧。”
秦翌突然想到了什麼。
“法相,不會就是文聖透過對聖人法相的觀察,命名的吧?”
還真有可能。
秦翌形容當時看到聖人法相,第一感覺就是聖人法相。
“不行,不行,法相被文聖用了,在這裡容易產生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