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命運之說,秦氏大幸(第1/4頁)
章節報錯
“聽說,你放周博遠自由了?”
秦翌來書房拜見昌平侯,沒想到,自己剛進來,還沒有說話,昌平侯就先說起話來了,而且,一開口,問的就是這件剛發生的小事兒。
秦翌詫異的看了昌平侯一眼,點了點頭道:“對,周先生志不在此,所以就讓他走了。”
其實,受前世的影響,秦翌對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都很反感,比如主公和家臣這種東西,家臣和換了一種說話的奴隸有什麼區別?
甚至,當初被老師收為童子時,他心裡也很是反感。
只是當時形勢比人強,他就算心有反感,也只能忍著,甚至開解自己,就當是《封神演義》裡聖人老爺跟前的童子了,那身份,可是一點也不比聖人的親傳弟子差啊。
不過,後來相處的過程中,老師並沒有真的拿他當僕人看,而是當成了衣缽傳人來親自教導,慢慢的,秦翌就將秦旭當成了老師。
就當是自己高中畢業,進入大學,跟了一個教授做研究生吧。
只是,別人學的是科學,他學的是武學,僅此而已。
透過各種開解,也可能是受身體是小孩子的影響,他就這樣開開心心的度過了重生後實力最弱小時的那幾年時的每一天。
還收穫了前世都沒有的親情,友情和師生情等等。
有時候,甚至覺得,前世的那些零碎的記憶,是否是自己的一場夢,自己根本沒有重生,自己從來都只是自己?
秦翌收斂雜亂的思緒,笑著問道:“侯爺怎麼會關注這件小事,可是晚輩做的有什麼不妥之處?”
昌平侯搖了遙頭道:“其實,我早就想要給你說一說周博遠的事了,只是,有些事,我做為外人,不好開口……”
昌平侯沉吟片刻,突然問道:“秦翌,你信命嗎?”
秦翌詫異的看了昌平侯一眼,搖了搖頭道:“不信。”
昌平侯嘆了口氣道:“我猜也是,阿旭就不信命。”
昌平侯搖了搖頭,回憶的口吻接著說道:“其實,我年輕的時候,也不信命,可是,年紀大了,見的人多了,經的事兒多了,慢慢的,也開始信命了。”
昌平侯不知想到了什麼,又低著頭,嘆了口氣,沉默過了良久,才抬起頭,接著說道:“其實從見面的第一天,我就想勸你遠離周博遠,甚至最好解除這層君臣關係,只是,沒想到,我還沒開口,你就先做了,或許,這就是……”
昌平侯最後也沒有說出“這就是”後面是什麼,昌平侯話鋒一轉接著說道:“周博遠,此人命硬,克人,妨主,斷不可留將其留在身邊。”
“妨主?”
昌平侯知道秦翌不相信,就一條條的給秦翌分析道:“你看,他從小到大,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全部死了,成了孤兒,再加上根骨極佳,天生早慧,這才被皇族選中,進入了黎陽學院,成為第一批學生。”
“但是,黎陽學院才開了三年,黎陽學院就解散了,過了不久,甚至連章懷太子都……”
“後來,他小小年輕就離開洛京,具體行蹤雖然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走遍中原和四夷之地,可是卻一點兒事兒也沒有,要是其它人,早就死了,你說,他的命硬不硬?”
“後來,進入我的視線之後,行蹤就清晰可見了,他在那個山寨養傷,結果,那個寨就被毀了。”
聽到這裡,秦翌趕緊叫停:“等等,山寨被毀,我們沒有……”說到一半,秦翌反應過來了,秦翌看了昌平侯一眼,此事,應該是昌平侯做的。
“一個小小的山寨,竟然驚擾到我養傷的兒子,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昌平侯用很平常很隨意很理所當然的說氣隨口回了一句。
秦翌再一次清楚的感覺到了,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
這個擁有超凡力量的世界,太不把普通人的生命當回事兒了。
像老師和封瑜這樣將普通人當人看的人,太少了。
昌平侯接著說道:“你再看看他到了青霖縣,才多久,青霖縣就發生巫蠱之亂,他和那個同是黎陽學院的縣令親近,結果,那個縣令怎麼樣了?”
“而且,妖魔的事曉光,算他半個主公的封琅也因此而受到詰難,名聲掃地,輩受爭議。”
“後來,阿旭收留了他,結果,先是你出事,後來連阿旭都……”
說到這裡,昌平侯說不下去了,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緩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繼續說道:“你將周博遠送到洛京可以,但是,留在侯府不行,留在自己的身邊當家臣,更不行。”
仔細一捋,周博遠的生平,的確……
當年周博遠自報身份,大致的說了自己大致的經歷,自己就覺得他的經歷有些太“曲折”了些,每個地方呆不滿三年,就得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