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初至昌平,風波再起(第1/4頁)
章節報錯
“小翌,看,這就是興安山脈,那個山峰就是昌平峰,我們的昌平山莊,就建在上面。”
秦翌看過很多書,自然知道這知道這條橫穿北方數郡的興安山脈,更知道海撥三百丈的昌平峰。
還知道昌平郡就是因它而得名,更知道昌平侯就是因為冊封在此地而得名。
只是,以前並不知道天地元氣的濃度竟然和高度有關,並沒有想太多,而現在……
秦翌心中暗道:“這海撥三百丈的昌平峰,應該就是昌平侯府的大本營,也是我們渭水秦氏的根基之地了。”
秦翌順著秦威掀開的窗簾,遠外連綿的山脈,還有其中最顯眼的那座高聳的山峰,感嘆道:“真壯觀啊。”
看書和看景,果然不能相提並倫。
書上描述的再詳細,再震撼,也不能像看到實景這樣直擊人的心靈。
秦威激動的道:“嗯,壯觀,而且我們山莊非常大,一點兒也比山下的郡城小,不過就是人太少了,我還是喜歡山下郡城多一點兒,熱鬧,小翌,我給你說,郡城裡面……”
秦威遠遠的看到了昌平峰之後,好像開啟了話匣子,嘴巴不停的給秦翌說起了郡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裡面夾雜著他童時的趣事,秦翌只是靜靜的聽著,沒有任何打斷的意思。
馬車並沒有拐向郡城,而是拐向了昌平峰的方向。
秦威看著與他擦身而過又越來越遠的郡城,嘆了口氣道:“唉,聽說,只有那些十五歲之前不能成為武者的族人才能居住在郡城,我是沒指望了。”
秦翌越聽越不對勁兒,怎麼感覺,秦威在凡爾賽啊?
秦翌心中一動,嘆了口氣道:“唉~威哥,以後,在外人面前,千萬不要這麼說話,我真的怕你被人打死。”
秦威先是得意的一笑,然後愣了一下,疑惑的問道:“這話,怎麼這麼耳熟?”
秦翌笑著回道:“當然耳熟了,是你之前給我說的話啊,你忘了?我這算是算話奉還了吧?”
“好啊,用我說的話諷刺我?看劍!”
看著秦威和秦翌以雙指作劍,你來我往,見招拆招,秦旭搖了搖頭道:“好了,馬上就要到了,不要玩了。”
秦翌兩人立刻停了下來,秦威掀開窗簾,看了一眼山腳下,果然有人在等著他們。
看清為首的人是誰後,秦威打了一個寒顫,給秦翌傳音道:“為首的是暘(yang)伯,族學就歸他管,可嚴厲了。”
秦翌順著秦威的目光看向迎接的一眾人,突然愣了一下,傳音問道:“暘伯後面的那兩個青年是誰啊?”
“哦?他們是暘伯的弟子,秦凌,和兒子,秦海。在族學的時候,他們年紀比我大,我們並沒有什麼交集,不過,他們是我們族學的一霸,當時族學裡沒人最和他們作對。”
秦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再次傳音問道:“給我說一說族學吧。”
“族學?”秦威不解的看了秦翌一眼,秦翌又不用上族學,瞭解族學幹什麼,不過還是將自己的知道的如實的回答道:“族學,只要族裡年紀達到五歲的,就必須去族學上學,每年招收一屆學生,每屆的學生算一個年級,共有十個年級,每個年級又按根骨的好壞分為天地玄黃四個班。”
五歲上學,十五歲畢業。
和剛才秦威說的十五歲成不了武者去郡城生活的說法對應上了。
看來,這是嫡脈培養人才的方式了。
說到這裡,秦威指了指自己,得意的道:“當然,以我的根骨,當然上的是天班了。”
然後秦威接著說道:“族學的頭三年,學的是文武之道,若是三年內沒有成為武者,就要四年級開始,轉修丹武之道,若是到了到了六年級還是沒有成為武者,那到了七年級就要轉修軍武之道了,若是到了九年級還是沒有成為武者,”
說到這裡,秦威停頓了一下,看著秦翌挑了挑眉,笑著說道:“到了十年紀,就要轉修元武之道了。”
秦翌想到之前公子說過,元武之道在各世家並沒有斷了傳承,不過,卻也不受重視,只有那些修煉天賦不好的子彈,才會修煉。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然後,秦威得意的指了指自己道:“我,就是在三年級時成為武者的。”
那表情,就差直接把‘我是天才’,‘快點誇我’這些話寫在臉上了。
“族學裡沒有龍武之道?”秦翌問道。
“沒有。”秦威看秦翌沒有誇他,蔫巴巴的回答道。
秦翌想到御獸城,御狼宗修的是龍武之道,看來,龍武之道不僅在朝廷那裡被邊緣化了,就算是在世家當中,也被邊緣化了,族學裡竟然連教都不教。
不過想到御狼坊看到的秦氏學堂,似乎,傳承並沒有因此斷了,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傳承下去了。
“這麼說,族學裡其實是根據流派,分為了四大派系。”秦翌喃喃自語了一句,然後接著問道:“暘伯的弟子和兒子學習的是流派?”
秦威想了想道:“我聽說,一個學的是文武之道,是當時有名的天才,一個學的是丹武之道,特別的財大氣粗,把丹藥當糖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