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靜一走後,玄清道人主動開口解釋道:

“貧道,上次跟江道友說過,貧道先前為一件大事將教務全部託付給副舵主和幾名香主,他們為了利益不惜與四大家族合作,到此搶奪童男立下滔天罪惡,老道本想借此機會清理門戶。

後來卻招來他們問訊才發現,他們這是在遵守聞香教的要求。

按照教規他們非但無錯,反而有功。這教規中有一條,各地分會堂口為順利傳教,必須交好當地官府權貴。貧道那日還被人上了一課,這才知道什麼叫做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江帆沉默不語,靜靜等待玄清道人的決定。

他對玄清道人和靜一小道士印象很好,但聞香教是真的毒瘤,必須被掃除掉。

今日之後是敵是友,就看玄清道人作何選擇。

玄清道人似乎很有談興,又繼續講道:“貧道本在深山道觀中修行,數月前夜觀天象,察覺天下即將大亂,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遺一。貧道雖然只有築基修為但也願以身救民庇護一方,所以就封觀帶著靜一下山。”

“貧道觀古今之變,發現自西周後,這人界王朝更替都只有三百年,至於為何如此前人早已總結出原因,不外乎兩點,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朝廷官僚腐敗。

而每逢新舊王朝更替之際百姓大量死亡,人多地少,加上新王朝初期權貴數量少,開國皇帝鎮壓當世,所以吏治清明,所有百姓都能養家餬口,直到王朝勢力發展到頂點。

此時所有土地都集中在權貴手中,百姓流離失所,而朝中的官僚也腐敗不堪,然後王朝便開始不斷衰退直至傾覆,這就是一個輪迴。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人族每隔幾百年就會實力大損,妖魔即將重來。”

說到這裡,玄清道人的聲音變得高昂。

“那麼為何如此?因為制度和土地!”

“前人找出原因卻無法改變,那麼多雄才大略的帝王將相都不能挽救王朝滅亡的命運,那為何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夏商周時期沒有出現這等情況?”

玄清道人自問自答道。

“因為那時候,人皇亦是神帝!”

“以神治人,足以保證政治清明。同時與妖獸爭奪土地,不斷向外擴張。一直到周時,我人族獨佔整個中土神州沃土,四周都是絕地無法擴張,從那之後一切都變了!”

“明太祖就實行過以神治人,這城隍神就是他所設立的神系,兩百多年來城隍神為我人族立下大功,足以證明此法的確可行!”

“但這還不夠,貧道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法,足以為我人族開萬世太平,所以貧道下山加入聞香教,來武功縣擔任舵主,欲借聞香教成事。”

玄清道人說著看向江帆,“貧道知曉這聞香教有問題,不只是武功分舵,而是所有高層皆是作惡多端,但聞香教意圖造反,貧道為圖大事不得不與他們妥協,還行下諸多罪惡之事。”

江帆頓時恍然大悟。

怪不得玄清道人和靜一小道士這樣的人,居然會選擇加入聞香教。原來是想借雞生蛋。

只是江帆很不看好。玄清道人雖然已經築基大成日後有望金丹,但放眼天下也不過是中下層而已,他想做的事情太大,他的實力卻遠遠不夠。

玄清道人臉上露出愧色,嘆了口氣,“貧道也想將他們這群孽障一掃而盡,但現在留他們還用,而且貧道此時不能與聞香教翻臉,只能讓靜一先去制止他們。”

“不過貧道也不會再放縱他們作惡,那頭老虎為了突破已經瘋了,貧道雖然傷勢未復,但也不能再等,貧道要先和忠義堂開戰,趁這個機會逐步清除分舵高層,再提拔一些忠厚正直之人。

你在忠義堂數日,想必也清楚這幫派中人是什麼成色,兩方拼殺多死一些,對百姓來講反而是件好事。”

玄清道人眼中滿是堅決,厲聲說道,“等貧道先滅了忠義堂,斬殺關勝,安定聞香教內部之後,再帶人入山滅殺那頭老虎,為我人族除掉一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