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達則兼濟天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打掃完戰場,江帆發現戰利品比他想象中的要少很多,江湖並不美好,江湖人都是刀口舔血,向來今朝有酒今朝醉,沒人會想著存錢,而且排幫的人是出來廝殺,誰會在身上帶多少財物。
不過江帆雖然看不上,他手下的兄弟卻很滿意。
江帆分完東西,拒絕孫興霸的怡紅樓邀請,直接回家。
他想吃江玉燕的烤全羊了!
“居然讓我當行六巡山,這不是楊彪的位置嗎?”
江帆倒沒覺得有什麼忌諱,別說楊彪魂魄都被他打散,就算楊彪變成鬼來找他索命,那他就再殺一次,他連活的都敢殺更別說一個鬼。
他只是覺得世事弄人。一直視忠義堂為大敵,想不到他卻混入忠義堂,而且短短兩天時間就爬到行六的位置。
他想避開關勝這個大麻煩,反而入了關勝的眼,屢受提拔。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關勝如果不與人族為敵,那該多好。”
想到剛才關勝橫刀立馬大發神威的樣子,江帆忍不住心生嘆息。
利益衝突無法調和,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江帆最近一直在惡補關於神靈的知識,總結出人神鬥爭的原因,所有的鬥爭都離不開利益。
神靈需要香火願力,必須有香火願力,神靈才養得起神廟兵馬,才有法力施展神通。
每一個神靈都會要求祂的信徒,不論是孩童還是老人,只要有一口氣在,就必須每日向祂誦經祈禱。
但祈禱要耗費精氣神,長期祈禱會夭壽短命。
上古洪荒時期,人族還只是中土神州一個普通的種族,那時候的人族時刻面臨生死危機,為了生存人族的各個部落會主動請神供奉,人族為神靈提供香火願力,神靈為人族提供庇護,保人族安寧。
但那些請來的神靈都是外族,與人族只有利益關係,對待人族就如同對待貨物,人們日出而作,日入不得息,需要為神靈日夜誦經祈禱。
知道可持續發展的神靈,會披上一層福報面具,時不時賞賜信徒一口湯,讓手下的部落發展壯大,好為祂提供更多的信徒。
而目光短淺之輩,就竭澤而漁盡情壓榨,根本不管信徒死活,只要有一口氣在就得為祂誦經祈禱。
所以那時候人族流傳的是以血腥恐怖著稱的巫道。
巫道就是為了祭祀取悅神靈,而得到神靈的賞賜。
人族在夾縫中生存,並且日益強大,逐漸有了與神靈對話的資格,巫道勢衰武道順勢崛起,人族終於統一出現人皇。
神靈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也被迫統一成立天庭,但人族崛起無法阻擋,三皇五帝帶領人族先輩披荊斬棘驅逐妖獸,獨佔中土神州,神靈再也不能插手人族內部,自此人神分治。
這就是人定勝天!
之後人族越發強盛,神靈逐漸落在下風,神靈再想得到人族的供奉,就必須為人族做事,否則就是偽神,偽神必須被消滅,然後就開始了長達千年的破山閥廟。
人神之間就是一部長達萬年之久的鬥爭史,有合作也有戰爭,從神靈的角度來看,祂們當時庇護弱小的人族,保護人族發展壯大,成為神州之主,但人族在強大之後,就翻臉不認神,背叛了神靈。
從最開始的傾其所有供奉神靈,到後面只是每日誦經祈禱,然後又變成每日只祈禱幾個時辰,神靈們在人族的壓迫下不斷讓步,到最後祂們已經淪落到需要為人族服務,互相爭奪信徒,求著人族向祂們祈禱的地步。
但就算是這樣,人族還想著得寸進尺,不斷有人族的神靈出現,城隍神便是始至唐朝,但那時候天庭勢力強盛,皇帝也不想過分得罪天庭,雙方還遵守著默契,鬥而不破。
直到元朝崛起,因元朝信仰長生天,中土天庭受到重創,而祂們支援的朱元璋,在奪取天下之後居然趁著天庭勢力衰落,想直接砸祂們飯碗。
這是個神都忍不了!
不過老朱當年雖然乾的不地道,趁天庭實力大損,另立人族神祇。城隍神系的設立對普通人族百姓的確是件大好事,普通百姓再也不用每日向神靈誦經祈禱。
其實不論人神哪一派取得勝利,對於上層權貴們來說都不會有太大影響,他們在哪裡都能活得很好,生前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死後還能成為神靈。
在江帆看來,帝王之中論誰最厲害,或者很有爭議,但要說誰最愛民,只有朱重八這個乞丐出身的帝王。
也只有朱元璋,才會幹出這種“費力不討好”掀天庭根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