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滷味鋪子之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安認真地想了想,好像的確是這樣的,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咱們現在有牛車,要是在鎮上開了滷味鋪子,用牛車把滷味跟醉仙樓的貨一起運到鎮上去倒也方便。“趙大林心裡琢磨了一下,有點心動,但也有些犯難,“但是開了鋪子後咱們得分派人手看著鋪子吧?家裡現在做魚丸魚糕這些活也要繼續做的,那咱們那些田和地怎麼辦?萬一咱們都忙不過來,就沒人種田種地了,那不得丟荒了那些田地嗎?”
“要不咱們別開鋪子了吧,現在這樣也挺好的,有賺錢的活計,又可以種地。”何翠芳溫聲說道。
她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吃喝不愁,馬上又可以有新房子住了。聽到林筠萱說要開鋪子,心裡不知道為什麼有點隱隱不安。
“芳姨,咱們現在賺錢的這些活計,都不是長久之計。不用多久就會被別人琢磨出來是怎麼做出來的,到時候做的人多了,東西就不值錢了。難道咱們要回到以前的老路,以後都只靠種地維持生計嗎?而且我之前答應了小安過段時間要送他去學堂的,我聽說鎮上的學堂每年的束脩費至少三兩銀子,如果咱們沒有新的賺錢活計,單靠種地,你覺得每年能種出三兩銀子來嗎?”林筠萱緩緩說道,神情嚴肅。
“不能。”何翠芳吶吶的說道。
他們在地裡刨食這麼多年了,一畝地一年能有多少收成她心裡很清楚。這些年來,她心底也藏著個願望,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兒子可以進學堂讀書,將來能出人頭地,不用再像他們一樣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如今林筠萱說過段時間要送兒子去學堂了,自己的願望也算馬上要實現了,她似乎不應該反對才對。
但是士農工商,讀書第一,其次是務農,做工都比經商好,自己以前種田種地還可以位居第二,現在要直接滑到了最末位的行商上,若是做了商人,即便腰纏萬貫也不過是卑賤之人罷了。
何翠芳內心很是糾結。
她想了又想,抬頭說道:“可是如果開鋪子做買賣,家裡就沒人種地了,咱們以後就是正經的商人了。”
林筠萱眼見何翠芳不僅僅是擔心無人種地的問題,似乎還有點看不起經商,心下頓時瞭然。
自古以來,中國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的順序基本上沒有變動過,商人一直被視為賤業,在這個時空也是如此,士農工商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頭腦中,何翠芳也不例外,難怪她會糾結,心裡會有些不平衡了。
“芳姨,經商也是正經的謀生行當啊,經商的人,又不是作奸犯科、窮兇極惡之徒,社會地位理應與其他階層的一樣。如果沒有商人經商,商品就無法流通,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就無法得到滿足,日子就沒法過下去了,所以,經商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的。”
“哪有?經商的人追本逐利,利慾薰心……”一想到自家現在也算半個小商人,何翠芳說不下去了。
”芳姨,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利慾薰心的。“林筠萱不知道何翠芳他們怎麼聽來的“商人都是利慾薰心的”言論,覺得有必要給他們澄清一下以正視聽。
“你聽說過咱們石門鎮上有名的富商許萬貫嗎?”林筠萱隨手拿來一個身邊的案例。
何翠芳一臉茫然,搖了搖頭。
“我知道,聽說他可是鎮上最有錢的人,聲望很好的。”
“我也聽說過,集市的人都說他是個大善人大好人,經常會派粥給沒飯吃的人,大家可敬重他了。”
趙大林和趙安忍不住插嘴說道。
“芳姨你看,許萬貫也是個商人,但是大家對他不是也挺敬重的嗎?你看他在鎮上做了這麼多好事,是不是追本逐利?有沒有利慾薰心?古人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雖然商人終日從事買賣之事,但只要致良知於事事物物,即問心無愧,也不妨礙他成為聖人賢達。咱們做正經的商人,只要心存善念,做事對得起天地良心,就算不能成為聖人賢達,也不會是卑賤之人的。再說咱們現在應該也算半個商人了吧,咱們跟醉仙樓做買賣,在集市上賣滷味,是不是都是憑良心做買賣的,咱們有追本逐利,利慾薰心嗎?被人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自己。”林筠萱繼續對何翠芳諄諄誘導,真是煞費苦心。
”可是做買賣風險太大,能一夜變富,也能一夜變窮。“何翠芳眉頭依然緊皺。
以前小本生意倒不用怎麼擔心,現在要開鋪子,不得花一大筆錢,那可都是真金白銀砸下去的,不是開玩笑的,萬一虧本了怎麼辦?
“富貴險中求。任何有回報的事情,都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林筠萱既是說給何翠芳聽的,也是說給趙大林他們聽的。
”沒錯。“
“咱們都去做買賣了,家裡的田地怎麼辦?”
“反正咱們也沒有多餘的人力種地了,不如把地租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