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英兄,前路多艱,你要多多珍重啊。”張柬之道。

“朝中之事,就要多多拜託諸位了。”狄仁傑抱拳道。

“請閣老(懷英兄)放心。”眾人齊齊抱拳道。

“諸位,我們就此別過,一切珍重。”狄仁傑抱拳道。

“狄公珍重。”眾人齊齊抱拳拜下。

……

觀風亭前,張柬之去向武則天彙報情況。

“柬之, 狄懷英走了?”武則天無力地問道。

“是。”張柬之答道。

“柬之啊,此時你一定再想,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八個字吧?”武則天詢問道。

“陛下,臣萬死不敢有此念頭啊。”張柬之搖頭道。

“好了,好了, 你不要這麼緊張, 即使你這麼想了,朕也不會怪罪你。”武則天擺手道。

“陛下言重了。”張柬之道。

“昨晚,朕整整想了一夜,像狄懷英這樣的忠良,朕不能就讓他這樣悽悽惶惶地走了。”武則天長長地嘆息一聲。

“陛下。”張柬之開口。

武則天直接伸手,打斷了張柬之的話語。

“傳朕旨意,狄懷英雖已辭去內史之職,但不允其歸田,朕要效法太宗皇帝與宰輔李靖之故事,旨意狄懷英以原職致仕,以備諮詢。”武則天下令道。

“臣遵旨。”張柬之激動道。

“元正身負重傷,無法處理大理寺諸事,然覆滅蛇靈其當居首功,擢其為刑部尚書,元正傷愈之後,隨時可到刑部就職,大理寺卿之職, 就由大理寺左少卿接任。”武則天道。

“謝陛下天恩。”張柬之趕緊應道。

“朕親自為他們挑選了一個修養之所,江州, 江州物阜民豐, 人傑地靈,是個靜養的好去處。”武則天若有所思道。

“陛下聖明。”張柬之道。

“你即刻傳旨,第一原狄懷英麾下千牛衛,仍奉旨衛護其安全,隨其前往江州,第二命吏部前往江州傳諭,狄懷英在江州的一切開銷用度,均由國庫出給。”武則天下令道。

“是,謝陛下天恩,臣等感激涕零。”張柬之激動道。

“好,千牛衛中郎將李元芳,情義難捨,實堪憐憫,雖準其辭去千牛衛中郎將之職,然念其忠勤國事,屢建奇勳,特近為檢校千牛衛大將軍, 隨侍狄公, 此旨喻達吏部,不必再行請奏。”武則天繼續下旨道。

“謝陛下天恩。”張柬之抱拳深深拜下。

“朝事紛雜, 朕不得不如此處置,朕.……愧對狄懷英啊。”武則天嘆息道。

……

眾人乘坐著一輛馬車,本來要往幷州方向趕去,結果還沒有走出城門,皇帝的密旨就到了。

甚至連幾人的新官憑,都已經送到幾人手上。

幾人都稍稍有點懵,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哈哈,好了,這也算是一點安慰了,我們繼續出發吧。”狄仁傑笑著說道。

“這樣吧,你們仨先坐一個馬車,我與大人坐一個馬車,我有些話要對大人說。”元正看向了李元芳,如燕,婁淑兒三人。

“走吧。”李元芳帶著如燕向後面的馬車走去。

馬車的車廂內,狄仁傑打量著元正。

“元正,你想說什麼?”狄仁傑笑著問道。

“大人,把你的手給我。”元正伸出了手。

狄仁傑也伸出一隻手,和元正的手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