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高坐城主椅上,聽著下方手下的彙報。

“城主,我們該怎麼辦,守城的軍士已經產生了畏懼。”有一位元老開口道。

城主依然帶著黃金面具,面具上兩個幽深的洞孔,彷彿能夠刺穿他人的心靈。

“不要急,一切都在計劃中,相信過不了多久,你們就會看到歷史性的一幕。”城主平淡道。

“城主,那些軍士……”這位元老欲言又止道。

“你出面去安撫他們,讓他們千萬不要害怕,城主府有能力保護他們。”城主淡漠地開口。

“是。”元老應道。

“記住,實在鎮壓不下來,就用屠刀來說話,用死亡來鎮壓恐懼。”城主無比冰冷地道。

“城主,若是大肆屠殺,可能會引起大爆亂。”元老道。

“暴亂?不用擔心,忘憂城中的人太多了,除去一些也正好,傳我的命令下去,如果有人想要叛逃,任何人都可以出手擊殺,然後可以憑藉擊殺的叛徒,來城主府領取獎勵。”城主淡漠地道。

“是。”這位元老身體一抖,然後恭敬地退了下去。

“放心吧,死的都是對我們忠心不夠的,對我們足夠忠心的,都不會想著叛逃。”城主道。

聽到這句話之後,下方的眾人放鬆下來,城主的話確實有理,只是處理方式有些極端。

上陽宮,麟德殿。

“敦煌六百里加急塘報。”一名衛士手持塘報,一邊快速奔跑,一邊在口中呼喊。

“叫。”武則天期待道。

因為狄仁傑離開這麼久,這是傳來的第一份塘報。

看著塘報上的內容,武則天臉上的表情越發興奮。

“好啊,不愧是狄懷英,不足旬月時間,便已經有如此大的收穫了。”武則天激動道。

“陛下,這……”所有大臣都是一頭霧水。

“狄懷英與周義大破吐蕃主力,使吐蕃軍隊後撤三百里。”武則天激動地看著下方眾臣。

“恭喜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全部跪地。

“眾卿平身吧。”武則天抬手致意道。

“李昌鶴。”武則天道。

兵部郎中李昌鶴上前一步,對著武則天拜下:“臣在。”

“在各道徵兵之事,現在進度如何了。”武則天問道。

“回陛下,各道百姓積極響應,僅僅一個月時間,就已經徵到八萬新兵,而且這次大捷傳開後,應徵百姓會劇增。”李昌鶴答道。

“好,即刻傳旨各道,以及各州縣,徵兵之事不可有絲毫疏忽。”武則天下令。

“陛下,新徵入伍計程車兵,戰鬥力恐怕有些不足啊。”李昌鶴有些擔憂地道。

“這點朕也想到了,這也需要兵部的排程,將新徵入伍計程車兵,調入各道的隊伍中,再從各道軍隊中調出士兵,直接派往安西戰場。”武則天不急不緩地道。

“陛下英明。”李昌鶴立即深深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