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徠卡合作之後,公司內部其實有人提出要在將進酒2上就使用徠卡聯名,不過葦慶凡擔心會影響到鳥鳴澗的定位,所以給否了。

不過,與徠卡的合作一直在進行,鳥鳴澗2是基本與將進酒2一起立項的,現在基本是什麼都沒考慮,就是用一個初步的規格去瘋狂學習該怎麼拍照。

今天有徠卡那邊的人過來,葦慶凡去現場“參與”了一下,中午約了渠道商,一塊吃了飯,結束之後,又順道去了黃盛那邊喝了會茶,才陪著江秘書回公司。

他如今仍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但相對來說沒那麼多,陪了幾杯,並沒有什麼影響。

“我先去忙了啊。”

江清淮陪他回到辦公室,讓他親了一下,就匆匆走了,她陪著出去跑了大半天,事情都堆在曲曉敏那裡,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趕緊過去看看。

葦慶凡在電腦前坐下來,先讓腦袋放空了一會兒,隨後開啟電腦,去看黎妙語發的評測。

實事求是的說,黎妙語的評測內容質量相當不錯,畢竟她有充分的時間來體驗,且現在是真的很喜歡做這件事情。

而且,她不用賺錢,只評測古詩詞手機,又在使用,這都保證了她的立場——有偏向,但不存在貶低旁人,主要受眾又是古詩詞手機粉絲、購買意向人群,這種情況下,她的帖子擁有很高熱度是正常的事情。

她是上午釋出的帖子,此時討論內容已經超過了2000層,可見熱度之高。

她的帖子火,將進酒2更火爆。

黎妙語雖然沒有要求他當託,但葦慶凡上午在路上還是很盡心的給她頂了帖子,此時才有時間仔細去看。

《古詩將進酒2典藏版詳細體驗》:

大家好,我是妙妙的喵喵,今天給大家帶來將進酒2典藏版的體驗感受。

為什麼是典藏版而不是標準版呢?當然是因為我提前拿到的是典藏版啦,我又不是葦總的親戚,只能拿到典藏版。

當然啦,標準版我也之後也會出一個對比評測的,不過會簡短一些。

那麼言歸正傳,我們來說典酒2的體驗感受吧。

首先介紹一下基本情況,將進酒二代有兩個版本,標準版與上代一樣是5.3寸螢幕,新增了反向充電、近場通、紅外遙控等功能;外觀設計有所變化,邊框由塑膠變成金屬,背殼上下則是兩個玻璃條,跟iPhone5的設計有些相似。

這樣設計之後,顏值和質感提升非常多,但重量也隨之增加……

典藏版是5.5寸螢幕,解析度增加到了1920*1080,ppi高達400,顯示效果十分清晰細膩,另外,電池從3300毫安增加到3500毫安,還有古詩自研的10w智慧快充功能。

另外一個重點則是拍照,光圈從標準版的f2.6(與鳥鳴澗相同)提升到了f2.2,拍照效果有比較明顯的增加……

這段時間裡面,反向充電和紅外遙控兩個功能我都比較常用,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反向充電的線要自己單獨購買,且典藏版雖然有10w快充,但反向充電的功率是沒有變化的……

紅外遙控非常實用,用手機可以控制家裡幾乎所有電器,可惜我還沒有機會去給別人顯擺,比較遺憾……

近場通這個功能目前還沒有普及開,還好我就在京城,可以去體驗一下……簡單來說,將公交卡、銀行卡複製上去後,手機就是公交卡了……

而且,我還發現了一個小的功能,在息屏的情況下,連續按兩次電源鍵,就可以直接啟動近場通功能,並且用手機來刷卡了……只能說,古詩手機依舊保持著洛神系統驚豔世人時候的細心和體貼……

……

最後,我想要說一些別的地方,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古詩詞這家公司做手機的思路,一家之言,大家看看就好。

釋出會後,我看到網上有很多人讚揚,也有人在罵,比如說螢幕太大、抄襲蘋果、華而不實、越來越貴之類。

葦總說將進酒要探索智慧手機的發展方向,要引領創新和潮流,去年初代將進酒開創大屏,今年新增了反向充電、近場通、紅外遙控這三個功能……不管這這個創新能不能引領潮流,至少我認為這種精神是可貴的。

往大了說,手機行業需要這樣的創新,國產品牌也需要引領潮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嘗試,古詩詞公司付出了金錢、努力,去做了,我覺得應該支援和鼓勵。

何況,古詩手機剛剛成立一年,就站穩了3000價位(鳥鳴澗均價可能略低,但整體價格在3000檔位),旗艦手機系列肯定超過1000萬臺銷量。

2010年,古詞手機初創,在2000價位站穩,出貨1000萬臺,可以說是國產手機領域石破天驚的大事情;今年,古詩手機成立一年,在3000元價位出貨1000萬臺,同樣是很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我相信葦總看得更遠,想得更多。

至於抄襲……無須諱言,沉浸式狀態列、橫幅通知、鎖屏通知,這些就是借鑑的ios,說是抄襲也無可厚非。

在這裡,我的態度是贊同,因為我在用將進酒,我希望洛神系統越來越好用,這三個變化確實讓洛神系統更加美觀、高效。

ios和安卓並不是水火不容,好的方面本來就應該互相學習,就像是ios下拉狀態列,不也是借鑑的安卓嗎?

將進酒2的宣傳語是“行遠自彌,君子如蘭”,我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是“想要走的更遠,就要謙虛”,“君子如蘭”是自比,或許也是目標。

蘋果是如今智慧手機的開創者、引領者,學習ios並不丟人,葦總也沒有試圖遮掩,“行遠自彌”就是最坦誠的承認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