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有一件事情。”

散會之後,葦慶凡正要離開,肖家勝忽然說道,“關於那個手機快充的方案。”

葦慶凡重新坐下,示意其他人可以離開,問道:“怎麼了?”

在葦慶凡給出低電壓、大電流方向的基礎上,公司第一代快充方案採用了5v*2a的方案,目前在配合著將進酒2工程機進行著安全驗證和改進,第二代方案正在研發。

“研發組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肖家勝解釋道,“他們推測,手機快充,電壓到10v左右,就是瓶頸了,電流到5a左右,應該也會到瓶頸,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假定我們幾年之後達到50w的快充功率。

“因為葦總你要求後續的快充方案要相容前代,他們逆推了幾個方案,從相容的角度來說,第二代提高電壓會更好,因此在原本5v*3a的15w方案之外,又提出了一個9v2a的18w方案……”

因為擔心重生外掛消失之後的情況,葦慶凡一直努力想要避免拔苗助長的情況,為此甚至有意識用自己的“威嚴”去換取大家的積極性,鼓勵不同的聲音。

因此,在快充方案之中,他雖然給出了低電壓、大電流的方向,卻也一直在強調有別的想法可以提出來。

不同手機廠商開發不同充電協議的歷史由來已久,為了安全考慮,以及在協議不匹配的時候能有個最低充電標準,usb聯盟很早就規定了標準,usb2.0協議中規定標準電壓5v、最大電流0.5a,總功率2.5w。

進入智慧手機時代,這個充電功率實在太慢了,加上智慧手機都用上了標準的usb介面,因此usb協會又在2010年10月補充了bc1.2充電協議,將最大電流提高到了1.5a,功率提高到了7.5w。

後續不同版本的充電協議,基本都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

&nicro usb介面,這個介面裡有5個針腳,其中只有一個針腳是用來充電的,這個針腳的最高安全電流就是2a。

這些事情葦慶凡已經知道了,而且還知道高通很快就會提出一個9v*2a的18w快充方案,但他更知道2013年中,typec介面就要來了,到時候就可以突破micro usb介面限制了,只是沒辦法說。

他原本提出低電壓方案,一方面是想讓5v*2a的方案儘快落地,另一方面則是想要走oppo當初的路線,直接魔改micro usb介面,額外增加充電介面。

當初oppo r7那句“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就是透過魔改micro usb介面實現的,做到了5v*4a的20w快充。

另一個方向,則是當時的華為,在迅速改換了typeate9上透過4.5v*5a方案同樣達到了22.5w的充電方案,隨後在2018年又拿出了10v*4a的40w超級快充方案。

各家都換成了typec介面,尤其是電荷泵技術出現之後,高電壓、大電流方案開始成為主流,快充功率都已經發展到100w、120w甚至更高了,不過主流仍然在50w、60w附近,細微差距只是宣傳口徑而已,真實充電功率還要更低,而且大部分都是“五秒真男人”,意思一下就把功率降下來了。

葦慶凡聽肖家勝講完,問:“如果用9v電壓的話,安全性怎麼辦?”

如今採用的一般鋰電池,標準電壓為3.7v,滿電電壓4.5v,很多宣稱5v電壓其實根本就跑不到,9v方案就是兩個標準壓。

肖家勝會把這個方案提出來,研發團隊自然是已經有思路了,當即回答道:“用電感調節……”

葦慶凡立即恍然,這基本就是高通那個18w快充方案的思路,也是用“電感器”來調節,簡化再簡化來說就是利用電感器不允許電流突變的特性來調節,保證安全。

這個原理跟後世“電荷泵”的原理剛好“耦合”,電荷泵的核心是電容,而電容的特性是不允許電壓突變。

葦慶凡有一種被高中物理知識背刺的感覺,拍了拍腦袋,想了想道:“那先研發吧,兩邊都研發……”

“好。”

肖家勝點頭答應,雖然知道葦慶凡大機率會給出這樣的答桉,但真正聽到,還是鬆了口氣。

“忤逆”老闆這種事情,哪怕之前發生過好幾次,也不代表下一次就安全、順利。

按照這個思路,等換到c口之後,大機率能夠達到20w以上的充電功率了,那還得弄個c口低配版本,18w、10w都要有,下放給其他機型。

不過這個就比較簡單了。

把這個插曲解決掉,葦總終於又能回辦公室,路過江清淮辦公室的時候,看到她辦公桌前沒人,又回自己辦公室,果然看到江秘書正在自己辦公室裡收拾,辦公桌上放著兩摞檔案。

“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