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後,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與大陸供應鏈體系的完善互相促成,各種配件的供應都已經成規模,做手機的門檻同樣因此而極大降低,區別只是能不能活下來、划算與否而已。

回到2009年,大陸各方面的供應鏈體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不論任何一個方面,都難以和十多年後相比,甚至不少都還是零。

如今的國產手機品牌,同樣可以說基本是零。

傳統“中華酷聯”四大品牌如今風頭正“盛”,說是四大品牌,但其實與山寨無異,基本都是與運營商合作做貼牌。

聯想、中興、酷派三家還算是比較有出息,中興在2009全年共推出了40多款3G手機,也喊出來了“國產第一”的口號;

酷派在這一年迎來了大轉折,放棄了原本只做4000以上價位高階手機的策略,向下拓展產品線,並且放棄自由作業系統和windows,全面轉向安卓系統;

聯想與移動合作,開始推出4000價位以上的手機,進軍高階市場,雖然結果自然是沒什麼水花,也只有這一代,沒有後續產品,不過也看得出來是有心氣和舉動的。

相較而言,後世一度成為季度出貨量世界第一的華為手機業務,此時反而是最慘的,一方面是真的只有貼牌手機,另一方面,華為直到02都還排斥做手機,03年開始斥資10億巨資研發3G手機,但一直貼牌,沒什麼起色,因此在08年準備把旗下手機業務打包賣掉。

結果撞上了金融危機,問來問去,幾方買家出價都壓得太低,華為覺得太欺負,一氣之下不賣了。

但不賣歸不賣,做的依舊是充話費送的貼牌,跟著運營商大哥蹭點湯水。

這種情況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國產手機廠商只有HTC(多普達),還不是大陸的。

到大陸投資建廠的供應鏈廠商倒是不少,不似後世那麼多,但已經比較健全了,許多葦慶凡很熟悉的廠商也都在,比如他心心念唸的指紋識別模組,就找到了後世鼎鼎大名的匯頂科技。

但距離後世那樣全面和相對透明的供應鏈體系,仍然有極大差距。

這導致他想要發揮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也只能一點點去嘗試,好在張遠平和唐亭嶽兩人挖來了不少相關行業的人員,張遠平本人就是手機硬體產品出身,對此也比較瞭解,可以幫他解決掉許多麻煩。

可張遠平只有一個,張遠平出差,硬體部還沒有能夠拍板決定的人,葦慶凡只好一直去硬體部坐鎮當差。

目前為止,張遠平出差這兩天,稱得上是他創業後最忙碌的兩天,因為軟體部那邊還在測試,他同樣不放心,要兩邊跑。

等他看到江清淮發來的訊息,已經是下午五點鐘,名義上快要下班的時候了。

他也沒在意,在給黎妙語和李婉儀發訊息之後,順手回覆:“上班啊,我現在可是有工作的人了。”

江清淮等了半天,本來在火車上就難受,一賭氣的埋怨,可見他回覆了,那些怨氣卻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迅速打字回覆。

江清淮:“吆,好驕傲哦!”

江清淮:“我在火車上,快無聊死了。”

葦慶凡:“你回來了?”

江清淮:“對啊,一大早就坐車來了,天黑才能到。”

葦慶凡:“你可以晚上坐車,早上到啊。”

江清淮:“已經買過票了,我都快到了啊。”

葦慶凡:“我是告訴你,下次可以這樣坐。”

江清淮:“算了吧,我買的是硬座,晚上睡覺更難受,還不如白天呢,回去還可以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