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自己慢慢藏吧。”

葦慶凡翻了個白眼,然後轉身上樓找媳婦……呸!找學姐去了。

他到樓上,李婉儀正在書房裡面用電腦,聽見腳步聲,伸頭往外瞅了瞅。

葦慶凡沒好氣道:“看什麼看?都結束了。”

李婉儀衝他比劃了一下大拇指。

葦慶凡走過去,見她正在逛淘寶,撇撇嘴道:“學姐你賣我賣的也太果斷了吧?”

“你自己不是解決了嗎?”李婉儀白了他一眼。

都是聰明人, 葦慶凡也就沒再多譴責。

李婉儀很清楚自己看起來再像是一家人,實際上也不是一家人,壓根就不會摻和這種事情。

葦慶凡也知道她不會真的參與,想要表達的是“你可以參加”的意思,刷親密感,除非自己真捱打了, 否則壓根指望不上她。

“我看這些店銷量都不高啊?”

李婉儀指著頁面上的一些服裝產品道, “要是沒人買怎麼辦?”

葦慶凡道:“慢慢來,圖片拍的好看一點, 打一打廣告,刷一下好評,慢慢就能做起來了,反正這個成本低。”

李婉儀點點頭,又問:“那我們開一個店鋪不就行了嗎?為什麼要開兩個?”

受葦慶凡影響,她也有點被帶歪了,開始使用“我們的店鋪”這樣的表述。

“這樣方便價格錨定。”

葦慶凡解釋道,“開兩家店,用一樣的照片,但是價格不一樣,比如原本值40塊錢的東西, 這家賣80, 那家賣60,這樣人家一看同樣的東西,這家便宜那麼多,就會覺得60塊錢也很便宜,方便這家走量。

“當然也有人覺得一分價錢一分貨, 同樣的東西這家賣得貴, 覺得這家肯定質量更好,那就買貴的嘛,這樣走不了量,但利潤高。

“而且兩家店鋪都賣同樣的款式,也會潛移默化帶來這款衣服比較火的印象,更容易打動消費者購買。”

價格錨定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段,用來影響、打破消費者原本對商品的價值判斷。

比如一臺手機賣五千,貴不貴?

當然貴!

那我把裡面送的一根線賣一百多,耳機賣兩百多,換一塊螢幕兩千多……是不是覺得這臺手機只賣你五千還挺便宜的?

電腦賣一萬貴不貴?

當然貴!

那我把買電腦送的滑鼠賣七百,送的鍵盤賣一千五,是不是覺得這電腦就沒那麼貴了?

我再把一臺顯示屏賣一萬多,是不是瞬間就覺得一臺電腦才賣一萬還挺良心的?

一塊布賣一百多,一個手機殼賣四百,一條錶帶賣五百……是不是覺得我的其他產品一下子就都不貴了?

這就是蘋果公司價格錨定。

華為在高階化的過程當中,同樣將這種手段使用的出神入化。

&nate系列手機基本相同的配置,保時捷版本賣一萬多,pro版本賣五千多, 是不是看起來價效比就高多了?

還那麼在意我年年漲價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