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皇腸子都快悔青了,早知如此,還不如答應青遙的要求呢,不就是教育體系麼,建就是了。

什麼開不開靈智的,和皇位相比,算得了什麼?

可是這個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萬般無奈,渠皇派遣使者遊說鄰國,希望看著以往的交情上,各國皇室能伸手拉渠國一把。

畢竟,赤血軍的政策不是一般的優待平民,不止損害渠國的高層的利益,一旦擴散開,同樣會損害其他鄰國的利益。

嗯,雖然這一方世界的文明還不那麼發達,可一但涉及到切身利益,各國高層全都是一個模樣。

沒過多久,渠國派出去的使者就送回了好訊息,幾大鄰國你三萬我五萬,已經湊出了二十萬大軍,不日就將開赴渠國。

但是,支援是有條件的。

比如,軍費全都由渠國承擔。

渠皇心都在滴血,卻不得不忍痛答應。

再比如,支付開拔的費用。

軍費都出了,這點小錢算不得什麼。

再再比如,以城市、人口和土地換取出兵支援。

渠皇差點吐血,這他姥姥的,都特麼趁火打劫是吧?我特麼忍了!

於是,來自鄰國的援兵陸續進入渠國地界。

這一下,可是讓李安閒抓住了藉口,很快,什麼碧血軍、聖血軍、朱血軍紛紛建立起來,各國百姓高舉紅旗,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大起義。

前後不過幾個月,戰火已經波及整個東域,若不是李安閒及時叫停,只怕已經擴充套件到東域之外。

李大仙師完全沒想到,赤血軍的發展如此迅速,之所以叫停,就是因為步子邁得太大,在徹底掌握東域之前,最好別急著向外擴張。

赤血軍的行動,已經惹來了好幾個仙門的不滿,只是雙方的共同利益夠大,這幾個門派才沒說什麼。

先穩固東域,再以之為基礎向周邊擴散,才是最好的辦法。

然而李安閒還是低估了渠皇的下限,東域的動亂引來了魔門的關注,他們主動聯絡渠皇,提出幾項條件,只要渠皇答應,就能獲得魔門的友誼。

天知道魔門的友誼到底有什麼用!

渠皇原本也很排斥,可當不住魔門使者的不斷勸說:“正道的吃相太難看了,比我們魔門更像魔門,若不趁現在發起反擊,等陛下的江山全都落到青遙門手裡,再想反擊就來不及了!”

渠皇深以為然,悲痛地沉聲道:“自朕即位以來,歷精圖治愛民如子,誰料如今,竟然眾叛親離……”

直到這個時候,他仍然沒鬧明白,青遙為什麼支援赤血軍起兵。

實話實說,渠皇只是自認清明,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而且就算真的清明,那也是封建制度下的清明,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有天然的侷限性,和前世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就這樣,在接觸了幾次之後,魔宗弟子正式走上前臺,加入渠國官軍。

突然出現的魔宗修士,讓赤血軍吃了不小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