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神秘信函的出現,讓沈浪對四國使者拜訪大唐的真正目的產生了懷疑。

四國使團是趁火打劫不假,但是起背後或許還有更大的陰謀。

沈浪的臉色,越發凝重了起來。

然而此時,高康候語氣沉重的說道:

“在一個月多前,我父王秘密收到這封信函。”

“具體只有我父王知道清楚,小王知道的不是很多。”

“之後,我們國家經過商議,絕對派出使團出使大唐。”

高康侯說著便將信函推到沈浪的面前。

沈浪眉頭緊皺,接過信函並開啟:

【唐與吐谷渾大戰,吐蕃、突厥、東瀛三國使團將聯袂於九月二十五齊聚長安城謀利,望勿缺席,共謀大唐。】

看完書信的內容,沈浪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這封信的文字,全部都是漢子。

更重要的是,這封信的紙張還是沈浪製作的紙張,和貞觀書局印刷書籍的紙張是一樣。

很顯然,這封信是從大唐發出去的!

難道是大唐人為難大唐?

難道幕後的黑手是漢人?

想到這,沈浪的眼中立馬閃過了一絲殺意。

“你們在出發之前,有沒有和吐蕃等國私下商討過什麼?”

沈浪緊握手中的信函,目光冰冷的望著高句麗王子高康候問道。

“據小王所知,並沒有商議過。”

“如果有商議過的話,父王應該沒必要隱瞞我。”

高康候很是嚴肅的回答道。

當高句麗收到這封信函的時候,朝中大臣討論了很久很久。

最後才決定派出使團造訪大唐。

至於那些未知的事情和可能發生的意外,讓高康侯視情況而定。

高康侯來到長安城的時候,果然發現吐蕃、突厥、東瀛三國使團都齊聚長安城。

在四國使團的第一次見面中,他們就發現彼此收到類似的書信,只是稍微改幾個字而己。

經過討論,最終一致認為大唐內部有問題,有人想要對大唐不利。

對大唐不利,那對他們四國就是變相的有利。

這些年,唐越發的強大起來,周邊小國都畏懼大唐。

如果能讓大唐衰弱下去,四國都非常的樂意,決定試探大唐。

卻不想還沒囂張起來,就被沈浪在鴻臚寺斬殺西突厥使者而終結了。

這讓四國使團想囂張,也得想想被人斬殺的後果。

所以四國使團最終決定緩緩,先看看有沒有人聯絡他們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