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看著柳枉:“你應該知道用‘先知’所準確預言的東西,或小或大,卻從無不中。”

柳枉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所以‘先知’這個言靈才會在沒有任何殺傷力的情況下在言靈序列表上排到122的高度。

甚至可以說,這是傳說中不可揣測,似有似無的命運的力量。

“而華夏曆史上,擁有過‘先知’這個言靈的,根據歷史記載,至少有三位。而其中兩位都留下了關於龍族復甦,人類決戰的預言,甚至點出了大概的時間。”

“哪三位?時間是什麼時候?”

柳枉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第一位是周文王,武王姬發的父親,在安陽創造了《周易》的周文王,聽說他甚至算出來自己和長子伯邑考的生死。”

柳枉一驚,確實,如果誰能算是先知,那周文王肯定要算一位,甚至聽說過演遍周易,未卜先知這個說法。

但柳枉卻是不信,未來怎麼可能憑藉一本書就能推測,說‘先知’能預知未來那柳枉還信,但畢竟只有幾次。

但也不能否認《周易》確實是一本奇書,是華夏曆史上的一份瑰寶。而它的作者,‘先知’的擁有者周文王也是一位奇人。

或許,‘先知’的擁有者都是奇人,這本就是一個神奇的言靈。

“第二位是武侯,諸葛亮。當年諸葛武侯在五丈原擺下七星燈,準備用最後一次‘先知’,為大漢看未來的出路何在。但他沒有預測到蜀漢的未來,卻預測到了千年後的龍族復甦。

但諸葛武侯使用完‘先知’之後,也命不久矣,在匆匆留下自己透過‘先知’看到的東西之後,也是撒手西去。”

柳枉點了點頭,對於這個結果已經沒有那麼驚訝了。

入白雲觀後,柳枉就知道,華夏乃至於世界的歷史,其實算得上是混血種的歷史。

一人敵軍,一刀破開城門的猛人也不是不存在。

而諸葛武侯在這明星璀璨的歷史長河裡也是極其閃耀的一位,而且,諸葛武侯還有血脈流傳至今,那就是隆中的諸葛家族。

而且諸葛武侯也創造出了他獨有的武侯八卦,也有人叫它鬼神八陣圖、武侯奇門八卦。

也有傳言,藉助鬼神八陣圖有料敵於先,預知未來的傳說。等等,怎麼和之前的《周易》一樣,這就和預知未來過不去了是嗎?

“第三位則是唐朝的國師,袁天罡。他的名氣可能沒有前兩位大,但他的《推背圖》確實是預言了許多東西。

但有意思的是,不同於周文王和諸葛武侯,《推背圖》不是由他一個人所創立的,而是由袁天罡和他的弟子李淳風一起創立推演。

同時,在《推背圖》上也記載了關於龍族復甦,大決戰的事。當天羅地網發現這些訊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這也是十二屬相成立的初衷,培育十二位在某一個領域達到純血龍族,甚至超越純血龍族達到龍王級數的混血種。

而我也是因為這次的次代種事件被一些高層看好,但我明白,我的‘蛇’的開發程度是有限的,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比起‘蛇’,‘血繼網羅’這種言靈明顯更有前途。

但你不一樣,你本身的戰鬥力就已經達到了這個級數,再加上你的言靈是‘剎那’,如果再加上天羅地網的資源,你甚至有達到龍王的層次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這次的次代種已經有一隻腳踏入了龍王的領域,那幹掉祂的你,未必就沒有這個可能!”

王洛說到這裡,眼裡有這別樣的神光。

柳枉覺得頭有點大,真的有點大。

之前稚渚給他帶來的壓力其實已經夠大了。

雖然柳枉對人類很有信心,但那是對人類目前的發展速度的自信。

而人類目前,也還沒有發展到無視龍族,無視自然天災的地步。

如果真的再來一次冰河世紀啥的,人類可能不會滅絕,但也絕對是死傷慘重。

如果再給人類幾百年的發展時間,那該多好。

柳枉沉默了一會兒,緩緩的開口說道:“所以,你和我說這麼多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用說什麼只是來勸我的話,畢竟我也沒有說過要放棄。

而且,不說我自己,連我的師門也不會允許我放棄。”

的確,王洛之前從各個方面都說了成為十二屬相的好處,縱然二人關係極好,但王洛這份關懷屬實是來得有點突然了。

就算王洛不說,柳枉也不會放棄,不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白雲觀。

雖然加入白雲觀的時間還不算長,但白雲觀確實待自己極好,所有東西都是傾囊相授,自己的“風起波瀾”也是師傅帶自己去天羅地網換來的,用得還是師傅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