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心裡卻是越發確定,這個墓,沒那麼簡單。

“轟……!”

“啊!!!”

“這是什麼?大家快來看!”

“張教授,張教授……”

聽見外面傳來的陣陣嘈雜之聲,張文林連忙跑出帳篷,向著生意穿出的地方跑去。

那是大墓的一處邊緣地帶,由於處於大墓邊緣,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的東西和建築。

所以依然是採用的機器作業,而正是這個機器作業,居然把下面挖穿了。

大墓下面居然還有一個大洞!

張文林腦子裡彷彿有一道閃電劃過!

對啊!上面這個墓什麼資訊都沒有,只剩下陪葬品和殉葬者。

那上面的很有可能是一個假墓啊!

按照元朝貴族,尤其是早期貴族的性格,沒有把假墓設定完全也很正常!

合情合理!

隨即張文林開始組織人開始地下的墓的開發,之留了一小部分人繼續挖掘上面的假墓的未開發部分。

洞裡幽黑寂靜,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似硫磺,似鐵鏽還略帶一點腥甜的味道。

張文林面對這種大墓也算經驗老道,這從事考古工作的這幾十年裡,幾乎各個時期的古墓也都有遇到過。

所以古墓中出現什麼奇怪的情況也都能夠理解。

絕大多數是那些古代的達官貴人將生前的榮華富貴帶入地下,想在死後依然能夠作用權勢所帶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引起的。

其次就是專門設定的一些對付後來的一些盜墓賊所設定的陷阱,一些有毒的氣體液體以及有毒的生物等等。

但那些東西也許能對盜墓組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但面對國家機器面前,脆弱的無異於一張薄紙。

經過一系列的對地下墓室的氣體檢測和通風換氣之後,眾人才小心翼翼的行進到地下。

而地下墓室的構造深深的震撼著張文林和下來的一眾人。

這個地下墓室十分廣大,比上面的那個假墓還要大上兩倍,但卻沒有做任何的區分。

一般來說,我國古代墓室是由地面建築,夯土層、甬道、陪葬墓、陪葬坑、耳室、側室,棺槨室、主石等組成。

各個部分的功能作業都不一樣,有著嚴格的劃分。

但眼前這個地下墓室卻好似一個廣場……或者說是祭壇。

在這個地下廣場的正中間,有一個類似祭壇的建築。

裡面是一潭暗紅色的液體,液體正中間一個青銅棺槨在裡面懸浮著。

而先前眾人所聞到的那似硫磺,似鐵鏽的腥甜味道就是從祭壇中的水池裡發出來的。

伴隨著腳步,離祭壇越近,這個味道越是濃厚。所幸的是眾人並沒有什麼中毒的跡象。

這也讓張文林松了一口氣,比較面對這千百年前的古墓,遇到什麼突發情況都是可能的。

祭壇不遠處有一塊石碑,其實眾人一進來幾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

這塊石碑很高,具體有多高?張文林估計足足有九米,寬度大概一米七八左右,厚度約為三十公分。

這樣一塊石碑矗立在這裡,很難讓人不注意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