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道,“好主意,你可以去試試,不過,我估計希望不大。”

副隊追問,“為什麼?”

盧克答道,“從邁克爾·卡馬拉現在的綜合情況看,他承認一起兇殺案和承認兩起兇殺案沒有太大的區別。

之所以不肯承認銀色十字架案,更像是為了保護王少康。”

“你認為免罪協議效果不大。”副隊喝了一口威士忌,反問,“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盧克沉思了片刻,笑道,“華國有句話,叫‘涼拌’。”

副隊攤攤手,“什麼意思?”

陳克林笑道,“你打算放棄調查兩起舊案?”

“為什麼不呢?我們接到的任務就是調查加里安·科菲和布蘭奇·柯魯克被殺的案子。

我們抓到了兇手,已經完成了任務。

偵破兩起四十年前舊案並不是我們的責任。

而且,我本人也不是很想調查這種有‘爭議’的案件。”盧克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兩起案件過去了幾十年,偵破難度極大,除非嫌犯供認,否則很難找到定罪證據。

其次,這是兩起典型的復仇案。

就拿銀色十字架案來說,受害人是一名白人惡少,開車撞死了王少康的母親,卻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王少康報仇也是迫於無奈。

這種情節經常在電視劇裡出現。

一個作惡多端、姦淫擄掠的人被殺,兇手很可能是一個好人,警察是否應該抓捕兇手?

從法律的角度看,警察為了維護司法公正,肯定是要抓兇手的。

但從人性的角度講,警察抓兇手,就等於是替惡人報仇,有點是非不分。

大多數影視劇為了司法公正,最終還是會讓警察抓了兇手。

理論上這是沒問題的。

但卻會讓人很憋屈,甚至有人會指著警察的鼻子罵,惡人你不抓,卻抓了伸張正義的好人。

類似的情況,盧克也很反感。

這兩起陳年舊案就有點那個味道,盧克又何必主動攬下這種費力不討好的髒活。

他不是那種為了所謂的司法公正六親不認的主。

至於邁克爾·卡馬拉殺死加里安·科菲和布蘭奇·柯魯克的案子,性質完全不同。

……

週六,清晨。

羅伯特打著哈欠走出臥室,他衝了一杯咖啡,走到窗戶旁,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讚美洛杉磯,又是美好的一天。”

羅伯特轉身對著二樓喊道,“瓦爾,起床了。”

沒有回應。

“嘿,棒小夥,別逼我把你從床上趕下去。

你知道我是個沒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