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空地校場。

王承柱將三三制戰術的綱領和要點詳細講述了一遍,隨即又說道:“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聽說三三制戰術,即使我詳細講述了一遍,你們也未必能完全理解。

接下來我會讓獨立營二連、三連和四連,給你們實地演習一遍。”

隨即,王承柱在劉家村附近選了一個小土坡作為戰場, 讓二連部署在土坡上,作為防守一方。

三連、四連則是作為進攻方,從土坡下發起進攻。

值得一提的是,三三制戰術並不是什麼無敵戰術,再精妙,如果在武器裝備相同,兵力也相同, 或者兵力不如防守方的時候, 也是佔不到便宜的。

只是說, 在使用了三三制戰術之後,進攻方可以大大降低己方的傷亡,以儘可能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否則,若是一窩蜂的往前衝,進攻方就算能佔領防守方的陣地,也會付出多出防守方至少一倍、乃至是數倍的傷亡。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進攻方必須要擁有一定數量的自動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住防守方火力,否則也是白塔。

任你使用三三制戰術,衝過去也是人肉靶子。

當然了,進攻方如果有火炮,就像當時獨立營在李家坡圍攻山崎大隊那樣,就更加完美了。

一切準備就緒後,獨立營二連、三連和四連便根據要求, 在新一團3000多人的注視下, 展開了浩蕩的攻守演習。

在此之前, 獨立營各連便會使用三三制戰術進行攻守演習,這對於他們來說, 已經得心應手了。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攻守演習結束。

獨立營三連、四連不負眾望,運用三三制戰術順利拿下了二連的陣地,並‘全殲’了二連戰術。

當然了,他們也付出了不小傷亡,幾乎快和二連持平了。

《孫子兵法·謀略篇》記載: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意思是,用兵的原則,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 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透過孫子兵法的記載不難發現,在戰鬥中進攻方的難度是要遠大於防守方的。

所以,在攻堅戰中,一般進攻方的傷亡都是要大於防守方,除非是雙方的裝備和實力差距太大。

眼下,獨立營三連、四連和二連的武器裝備差不多,但卻以少於二連的傷亡,就擊潰了二連,並佔領了二連的陣地,這在攻堅戰中,絕對算得上是一場大勝了。

這還是在二連了解三三制戰術的情況下。

如果守軍不瞭解三三制戰術,那麼進攻方的傷亡至少還會減少兩層。

各營的普通戰士或許沒看出什麼門道,但一些眼光毒辣的幹部軍官,特別是張大彪、沈泉和王懷寶他們三個,卻是被進攻方的表現給驚呆了。

捫心自問,如果是他們指揮部隊進攻,是絕對不可能只付出這點傷亡,就佔領守軍的陣地,並全殲守軍的。

甚至都不一定能擊敗守軍。

演習結束。

王承柱又利用他剛剛繪製的簡易沙盤,對這次演習進行了覆盤,詳細剖析了眾人沒有注意到的一些細節。

眾人聽完,頓時有種醍醐灌頂般的感覺,也真正意識到了三三制戰術的厲害之處。

接下來就是讓各營展開三三制戰術的訓練了。

為了讓各營儘快透過三三制戰術增強實力,王承柱還安排了狼牙特戰隊的隊員們去給各營連當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