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即將進化的亞久津(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手的連續進化,場上的局勢開始發生逆轉,原本佔據絕對優勢的亞久津,反過來被手形成了壓制而拿到優勢的手,完全沒有絲毫留手,在比賽當中,使出自己剛剛進化的絕招,開始了在比分上的反擊幾分鐘後…
&ne,手國光,比分1:5”
隨著裁判的話落,山吹眾人的聚集區裡,傳來了一陣歡呼,被壓制幾乎整場比賽的手,終於開始反擊了當然,這只是其次,真正讓他們如此激動的,還是他們的部長,手國光變得更加強大了“那個手這麼打下去,他的那條手臂能夠承受?”毛利皺著眉頭望著場上的手國光至高的領域、快速零式下球,這些絕技完完全全是職業球技只不過,在這兩招展現威力的同時,對於使用者手臂的傷害同樣不輕,如果手是以自己手臂為代價去贏下比賽,毛利覺得這並不值得畢意這只是U14內部的排位賽而已指南而一旁的神無在聽到毛利話後,卻是微微搖對手臂有所傷害,只不過如今的他,有天衣無縫提升,所以那些絕技帶來的傷害,已經有了大幅月說到這裡,神無的目光一轉,望向了手對津的第八感,對幹體力的消耗同樣恐怖無比,只馬的比賽形勢,將徹底倒向手一方…
球場上…
亞久津與手的激鬥還在繼續,但手此刻靠著諸多職業球技的強強結合,開始對亞久津“game,手國光,比分2:5”
“雙方交換場地氣勢如虹的手,在之前完成自己的保發後,又在這一局,從亞久津的手上完成破發場上亞久津的局勢,開始急轉而下好在如今到了9秒的休息時間,亞久津沒有放棄這個短暫的思考機會,此刻他的腦海裡,開始回憶剛剛兩局比賽所有過程,嘗試尋找如今手國光的弱點冰帝眾人都清楚亞久津現在需要思考時間,於是皆是站在一旁,沒有人開口前去打擾他們將目光放在了依舊還在搶七局裡,與真田互爆的跡部身上兩人的比賽很激列,已經到了白執化的階段,雙方沒有絲退讓,都牢牢把握住了自己的發球權如今兩人場上的比分,已經來到了46:46,依舊的勢均力敵,這場比賽的勝負好像根本看不見盡頭“他們這麼下去沒事吧?”雖然毛利的嘴中在說著他們,但他的目光卻一直停留在跡部的身上現在的毛利很擔心,以如今場上兩人的兇殘對戰模式,只怕比賽還未結束之前,就很有可能會有人受傷對此,神無的表情倒是並不在意,他的目光望向不遠處高臺上,拿著膝上型電腦的黑部與身上他相信,如果比賽真的到了極其危險的時候,那麼這兩人一定會阻止這場比賽的繼續何況神無也發覺到了,跡部與真田的對決雖然兇殘,但只要兩人不被對方的網球擊中身體,那麼只有純體力消耗這一個值得擔心的地方似乎是感受到神無投射而來的目光,黑部與都抬頭對著神無微微一笑,隨後便又將目光盯在了手上的膝上型電腦的慕上這一次的U14排位賽,不僅僅這些國中生們要進行比賽對決,其中教練組同樣也有任務他們要將U14正選的五維進行統計,尤其是那些在世界盃上有過出場的選手,觀察他們在經歷了世界盃後,人基礎實力的成長而此時幕上,正式確定下來五維的,暫時只有不二與千歲兩人不二週助:力量:3,速度:3.5,耐力:3.5,技巧:5.5,精神:5,五維總和值:20.5…
千歲千里:力量:3.5,速度:3.5,耐力:4,技巧:4.5,精神:4.5,五維總和值:20…
而在這兩人的名單之後,便是如今場上還在比賽的四人,望著那波動不定的五維值,黑部與頓時感覺到一陣頭痛“等他們的比賽結束,去掉他們的最高數值與最低數值,然後直接將剩下所有波動資料,做平均分析吧”黑部最終還是給出了這個建議而聽完後,無的點了點頭:“看來只能這樣了另一邊…
亞久津與手再次走上球場,兩人的對決開始重新繼續而剛一上來的手來到發球區後,便將自己的天衣無縫開啟,緊接著直接就用出了之前已經無法使用出來的零式發球“15:0,由手國光得分”
&ne,手國光,比分3:5”
在天衣無縫的加持下,手的零式發球重新復活,他用這記職業級的絕技,來了四記發球直接得分,在亞久津的手上又回了一局“連零式發球都能復活,手的天衣無縫,怎麼會這麼強大毛利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天衣無縫看起來平平無奇,但那讓人爆漲的狀態,卻是給人一種無可的感覺由其是如今場上的手國光,再進入天衣無縫後,給毛利的感覺,比起那個德國隊的,要更加強大此時的神無,望著場上的手,眼中流露出一抹驚,心中暗暗讚歎:“不愧是原時空裡比越前龍馬,更接近越前南次郎的男人隨後神無想到了自己,嘴中微微輕揚,心中有些自我暗戀到:“只是可惜這個時空裡,還有我這個未來要遠超越前南次郎的男人存在,即使你的天再高,也只能同越前龍馬那些人去競爭第二名…”
……
…
&ne,手國光,比分4:5”
“雙方交換場地…”
球場上,手國光再次回一局,兩人在第二盤的比分,開始逐漸迫近只不過神無卻在此刻,用見聞色感應到走下場的亞久津,身上的氣息似乎正發生著某種變化野獸?猛獸?兇獸?似乎都不是…
這種感覺,是修羅…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