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稍微有戰鬥力的是大哥成,表示自己“已經把真相寫在自傳裡面,一百年以後就公佈出版,一定要揭露見過的黑暗、陰險……”

當然這只是個小插曲,今晚上就是《十二生肖》首映禮,口水仗怎麼打都來不及了。

方沂問劉天仙:“晚上來首映禮吧。”

劉天仙挺錯愕:“我沒參與這部電影吧,不知道能拿什麼理由……”

“我參與了這部電影,所以你能來,這不是理由嗎?”

她還是拒絕:“太高調了,不好。”

方沂:“你不想報復華藝?今晚上就是機會喲~不在現場不可惜嗎?”

劉天仙和華藝早年鬧得不愉快,自方沂拍《愛有來生》前,劉天仙一直處在尷尬期。

她顯然沒想到方沂有這個意思,美目圓睜,吧唧親了方導一口:“太好了!”

但還是害怕:“這樣把華藝往死裡面得罪了吧。”

方沂聳了聳肩:“新仇舊恨,一起算。”

————

下午,這場惡性競爭受到空前關注,參與的人數變得更多。華藝旗下一部分藝人也開始站隊,一些時尚、音樂部門的掌門人為了聲援母公司華藝,在圍脖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無非是“商業戰術、市場競爭”那一套。

有趣的是,越是有名,越是透過圍脖激情開麥,而不接受正兒八經的採訪。

方沂這邊拿到了《一九四二》電影的真實點映上座率,結果相當誇張,只有46%,恰恰和華藝宣佈的“七百萬”點映票房形成反差。

這代表《一九四二》在某種程度上,無法吸引到路人觀眾。作為對比,《十二生肖》的點映上座率為8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點映上座率為64%,《王的盛宴》點映上座率接近70%。

可想而知,46%是一個什麼樣的坑爹上座率。

點映和正式公映不一樣,一段時間內全國就只放幾個影廳,在這種情況下,全國要看這電影的人加起來填不滿幾個影廳的一半。

這電影似乎大有問題啊。

方沂現在再回想之前遇見馮大炮和二王的“狂妄”,心下就瞭然:他們很可能早知道這電影不受歡迎,這才臨時調整營銷策略,不求賺得電影利潤,只求把紙面票房搞起來,好從股市、馬et這些地方賺回資金。

因為說到底,除了業內人,門外漢是不關注上座率等等資料的。

要搞它這種也很簡單,媒體給《一九四二》造勢說能拿“八億”,至少“三五億”,如果《十二生肖》給它擠到只能拿“兩億”、“一億”,送其一個匪夷所思的大潰敗……到時候事前逼裝得越大,事中手法越下作,事後越成了小丑。

恰好,今晚上兩家都在京城開首映禮。方沂思忖再三,決定發揮主觀能動性,《一九四二》去哪,《十二生肖》劇組也該去哪。

那話怎麼說的?要打多久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