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竄到共和時代,方沂上電梯,進會議室,裡邊兒是一陣壓抑的安靜,像發動進攻前的戰壕內,等著指揮官的命令。

方沂一屁股坐在首位,眾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指揮官這不就來了嗎?

郭凡、真姐、路垚、陳婕等人全在這,不管是搞經紀還是搞製作的,整個“方家軍”傾巢出動,華藝這次反水關係到了整體利益,沒有人敢缺席這個場合。

方沂有不少投資,就娛樂圈來說大的有共和時代、一心娛樂和base特效公司,三駕馬車的核心資產是共和時代,其他公司業務推不推得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共和時代的爆款片子,靠方沂的金字招牌。

片子大賣,演員們紛紛跑來抱大腿,base工期排到做不完;片子砸了,其他業務搞不好走下坡路了。

路垚這哥們可能很多人忘記了。他是一心娛樂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目前做經紀業務,不過他本人是多面手,曾是港地北上導演陳可欣的大陸合夥人,精通院線、發行,就經驗來說比方沂還要老道。

所以也是路垚開口介紹情況:

“降分成來擠佔排片是常用的一個手法,不稀奇。只是沒想到下半年我們幾家電影公司才宣佈了‘共進退’,才確定了‘45和55’的分成不久,華藝就獨自反水。這事兒的影響太壞,可以先下個結論,那就是這個電影公司的分成聯盟要土崩瓦解了,接下來幾個月甚至於一兩年,都是和院線的拉鋸戰……”

真姐不樂意路垚在方沂面前過於露臉,就打斷他道:“現在是說一兩年後的時候嗎?講點現在的吧,大家都等著。”

路垚一笑,也不生氣,慢條斯理答:“華藝現在實際是以本傷人,為什麼?因為他玩得起。”

“上市後華藝的主要利潤不是拍電影,而是股本增值——也就是透過誇耀自己電影戰績,撬動的熱錢……09年10月份華藝上市,總市值36億,昨晚我看了下,是118億,三年間華藝拍了什麼賺錢電影?《非誠勿擾》?還是《大地震》?又輸了多少次?《通天帝國》大輸特輸,這是系列片呢!一增一減,居然夠把股價翻三倍嗎?”

眾人頓時瞭然。

華藝雖然打的邪門功夫七傷拳,但股民實在是大血牛啊,源源不斷供它吸血,憑什麼不打拳呢?

是我我也打啊,我就在泉水裡面。

真要說起來,馬et也是幕後黑手之一,阿狸為了入股華藝,選擇了溢價收購,15億買7%,相當於按照214億市值估價。

市場對阿狸的選擇持有懷疑態度,覺得是純純冤大頭,得到回覆:

“大陸地區影視產業年增長率超過30%,現在的問題不是投的太多,太早,而是投的太少,太晚!”

這信心簡直爆表啊!

所以華藝選擇降分成搶排片,不一定是為了噁心方沂,哪怕是沒有方沂,它也可能這麼幹。這個時間這個階段,華藝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道,難道就被動挨打嗎?

路垚給出兩個方案,“一個是我們也跟著降,而且做的更絕……它不是43嗎?我41,我甚至39,你怎麼在我面前拿排片?到時候全國的電影院都會反覆排《十二生肖》,我們玩不起嗎?我們也是有本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