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聖經(第1/2頁)
章節報錯
bbc這報道用了“民族情緒”這詞兒,屬於比較險惡的指責。
這種指責來源於中外對於“民族情緒”的文化理解不同。顯然大陸相對積極,而西方經歷德二、德三兩波世界大戰後,這個詞逐漸和一些特定的負面印象掛鉤。
其實吧,除了這詞還有不少詞的國內外理解都不同,一個偏正面一個偏負面,寫稿子的就故意製造這種資訊差——那畢竟是bbc,老會陰陽了。
當前的問題是,以bbc的影響力,多少還是製造了一些輿論,對方大導完美無缺的“史一導”形象產生了些許影響。
13年一月初始,方沂的榜一大哥梅賽德斯amg在華舉辦慶功會:慶祝amg轎跑在華月銷量破千。
該車型上市之初預期不佳,作為一種緊湊型高效能轎車,說白了就是高階小鋼炮,它的應用範圍較為狹窄,不適合大陸市場:
後排空間狹窄,對路況存在一定要求,前臉像普c不好裝逼,價效比奇低無比……
但銷售資料完全打臉,《十二生肖》上映後,廣大年輕中產被關教授“西裝暴徒”的新人設嗨住了,三叉戟的標誌彷彿一種男性荷爾蒙的外接發散器,或者是某種一長兩短生植圖騰的抽象化……將這款車推向了銷售冠軍。
&ng貴,而且價效比低——這恰好是財力的證明。
因為一個明星,或者一段情節導致某款車型大賣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最近一次的案例是電視劇《蝸居》裡面,中年男宋思明帶小女生海藻出差,單純的小女生評價路虎車又難看又高,上下不方便。
宋思明則誕生“路虎聖經”:
“開車的男人,都希望擁有一款陸虎。一個人在城市裡憋久了,就希望自己像野馬一樣,一頭鬃毛迎風飄灑,在草原上自由闖蕩。而路虎,就是男人的腿,空中吹拂的風。一個男人,一生總要有一輛好車、若干知己……否則這一生多失敗。”
《蝸居》電視劇在當年造成了巨大影響力,連帶著路虎車也爬上銷售榜前列,在此之前,國人知道這牌子的並不多。
方沂就起這麼一個效果,說他一個人帶動一個市場不算誇張。
眼下方沂站著的舞臺後方,led巨幕正在播放一則他拍攝的熱門廣告:amg處於馬路末尾,隨大流保持勻速,忽的方沂接到女友電話,他一腳油門,amg迅速超越一眾豪華商務車,車上老登們只能看著年輕的方沂慨嘆。
下車他還不忘取一束花,順便扣上緊西裝。
再飄出廣告詞,“與一切平庸的產物,劃清界限”。
——這廣告放了很多遍,現在放起來還是很過癮,臺下記者們老老實實看完,如夢初醒。
先上來一兩個托兒,提問很常規:“集團怎麼定義amg的暢銷,目前不僅僅是在大陸,在日本在韓國,甚至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出現了熱銷的情況——這是否表明,amg已經證明了可以被亞洲人接受,並身先士卒的開拓了市場……”
答問的是賓士這邊的大陸高管:“德國工業的輝煌就是有關於汽車的輝煌,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就是1886年卡爾本茨先生髮明,一百多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
話題又引入到正主方沂:
“Hu方代言人在普及大眾認知度上,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換了個德國中年白人,氣沖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