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在戛納參展時,主席雅各布覺得是“替政府宣傳”,“有美化中國嫌疑”,建議張一謀把這電影換成另一部《我的父親母親》。

老張在導演中脾氣算不錯的,但這次反應極其激烈,直接宣佈兩部片子全退出戛納,不僅如此,他還寫了一封信指責雅各布:

“不列入‘反政府’一類,就列入‘替政府宣傳’一類。”

“以這種簡單的概念去判斷一部電影,其幼稚和片面顯而易見。”

“對於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導演的作品您是否也持這種觀點?”

雅各布怎麼回應的,我們不知道,但張一謀個人確實錯失了很大的榮譽。

這屆戛納最終大獎頒給比利時電影《美麗羅塞塔》,電影故事核心和《一個都不能少》相似,都是女孩的掙扎和成長,而且未必比得過後者。

某種程度上,在一些電影人眼中,戛納大獎是比奧斯卡那個大獎更重要的。

方沂提老張的意思是,西方這套雙標不是一兩年了,張一謀十年前吃過的虧,方沂今天也一樣要吃,而且未來要出頭的國產影人一樣會繼續吃下去。

郭凡於是無奈道:“碰到這種事情,不知道是好是壞,在這裡拍個電影,自己人要管你,老外居然也想管你?!還能好好過嗎?”

方沂道:“我脫不了這身皮,做不了香蕉人,他們愛怎麼說怎麼說吧。”

郭凡又說:“不過反過來看,也得到了更多國內的支援……《愛有來生》、《情書》那會兒,海外票房幾乎超過大陸,《重返十七歲》時就比不過了,《十二生肖》還沒在海外上映,但我覺得大機率比不過。”

他吞了把口水,“因為這個片大陸票房已經十七億多,如果海外還能有個十七億二十億,那就太扯了,那些地方加起來也沒多少看華語電影的人。”

“所以紮根本土可能是個大趨勢……那什麼國際章、發哥之類的,今天不都回來了嗎?好萊塢能讓現在的中國人當一線男星?簡直是異想天開!我們陰差陽錯,反而走了條對的路。”

“bbc不是毀我們,是幫我們。”

郭凡說到這,忽然想到,“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現在有些公眾人物,他不是心裡真的想回來,他只是出於利益,根本是口不對心。”

方沂一句話終結論題:“論跡不論心。”

——————

韓三坪作陪的考察團在傍晚來臨,人並不多,但都有來頭:這一批人主要由科教文組成,目的是對國產最先進的電影工業進行評定,出個方針方案,好配合明年的文化產業尤其是電影業的扶持。

之前已經去過一輪base特效基地,除了京城外,一些魔都、杭城新辦的影視新貴也得到了考察。其中甚至有做動漫、做遊戲的。

說到這,方沂就忍不住看向懷柔影視基地去年年末剛掛上的橫幅:“宣揚文化自信,弘揚時代精神。”

也是紅色渲染的橫幅,也是一場戰爭。

顯然,上峰對文化事業相當上心。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