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一陣,回樓上呼呼睡,半夜醒了。

醒的當然不是方沂。

劉天仙沒人管的話,作息往往不太妙,下午醒過來也不是沒可能。

她這會兒過了那陣興奮勁,又想起方沂的話,她真的憂心忡忡了。

從床上起來,拿一副黑框眼鏡戴上,登入圍脖小號,刷刷瀏覽有關於方導的訊息,碰到不滿意的就下場開懟。

阿拉伯數字跳向凌晨兩點半,但是沒關係,她精神頭十足:

手指在螢幕上龜速移動。

很快她嫌棄自己的手機打字速度,換了臺裝置,用筆記本作為戰鬥平臺。

花木蘭想立點戰功,也得用趁手武器不是嗎?

手指在鍵盤上次龜速移動。

還換了一下作戰姿勢,從躺著轉變為坐著。

進化為蟻速移動,並伴之以鏗鏘的敲擊聲。

——人有時候對自己的事情能看淡,對家人的事情就不太能看淡了,再怎麼修身養性也會破防。

你怎麼能說方沂?

我祝願病魔戰勝你,而且永遠不原諒你!

從圍脖轉戰豆辦,她發現豆瓣今天有個話題:方沂是不是國產影史第一人?

這還用問嗎?

回頭看了一眼沉睡中的方沂:Absolutely!

好吧,還得繼續看下去,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她一樣的愛方導。

“……商業片的角度來看,《十二生肖》十六億多了,加上前面的《重返十七歲》、《情書》……其實三部電影就做到了第一人,據說現在還在拍攝的戰爭片質量也不差!”

“豆友們,現在我們探討一個問題,方沂是不是還活著的大陸影人中,綜合第一人,我是說綜合了商業、藝術、社會影響力方方面面成就的第一人。”

話題討論度不錯,四百多條帖子。這話題不打拳不獵奇不反思,算是一股清流。

來討論的應該也算正常人。

目前兩個高贊意見截然相反。

“歷史第一人算不上吧,排前三也夠嗆,排前五前十的話可能不會過於有爭議……他應該大機率是今後的第一人,目前沒有看見車尾燈的。”

“憑什麼這麼說?你舉個以前比他強的。張一謀敢說比方沂強嗎?謝晉要是還活著,敢說一定比方沂強嗎?”

“憑他沒有導演過奧運會,憑他沒有把中國電影從革命敘事,轉向市民敘事,憑他沒有影響一兩代中國人,現在去評價其實早了……”

“我贊成你最後的話,但你前面這麼說就沒意思了,難道活得早,後人就萬世萬代的比不過?前人都把好刷的成就刷完了,後人怎麼超越?人力有窮盡。”

“導演的成就建立在一個時代,不能這個時代還沒有過完,我們就對他蓋棺定論,除非他現在掛了……其實方沂自己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他看的很清楚。”

“但我就是認為方沂比你提到的那些強!”

“你隨便,關公戰秦瓊本身就是很傻的。”

劉天仙繼續往刷帖子,這倆對話中間插了不少第三、第四意見的人。

有的人覺得方沂沒混上個一官半職,某某委,或是電影臺詞被某些極重要的大佬講稿引用,而去談影響力始終是空的;

有的人覺得應該區分做老闆和不做老闆的方沂,這兩者算起來完全不同;

也有人覺得,點映、試映和國產特效人才隊伍建設,這些事情就覺得方沂的影史地位不會低,哪怕他只是個純生意人。

劉天仙的目光集中在最新的回覆,已經從“第一人”的事情轉到了bbc新聞報道。

“被報道為民族主義情緒的代表人物,是壞事也可能是好事,這個東西的評價,甚至不一定取決於他未來成就怎麼樣,而是取決於未來大陸發展的怎麼樣。”

“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