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冰聽罷之後,覺得自己汗毛都炸起來了,“你是說,你想要拍一箇中國往事系列嗎?”

方沂點頭,“是這樣。”

郝冰以自己的話重述了一遍,“由三部電影組成的青春系列片,分別是《情書》、《重返十七歲》,以及未來的某一部電影……電影時間遵循從近到晚,跨越三代人,分別反應建國以來,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人物和歷史,是這樣嗎?”

“你說的沒錯。”

“——最終,最終形成完整的系列電影,也是中國第一個系列的歷史電影,所以你叫它,中國往事?”

“是的。”

郝冰張大嘴,下意識去看自己的錄音筆是否在正常工作。這是一個如此宏大的計劃,出自一個正在趕行程的年輕人之口,以至於郝冰原有的問題都被打散了,他只想在採訪時間內儘可能要到更多的料。

中國有沒有往事系列的電影呢?

其實是有的,一代代電影導演都想嘗試,但是,他們或是受限於時代的侷限性,或是受限於自身的技術水平,最終沒有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因為這個目標實在是非常困難,不同時期的電影,卻要同時在票房和藝術成就上達到上佳,一炮也不能啞。

否則前功盡棄。

《讓子彈飛》之後,姜紋還計劃拍攝兩部電影,這實際上就是姜紋對於這個究極問題的回答,他想要當這個扛旗的人。

——能不能成功呢?

懸。

郝冰心潮澎湃起來,此刻他腦子裡已經迸發出靈感的火花,簡直想馬上伏低身子寫,他問方沂:

“我們都知道去年真正的名人榜第一是誰,所以,方導演,如果給你重排的機會,你會不會願意要這個機會。”

“當然願意。”

“是要排第一名嗎?”

方沂啞然失笑,“不是。我希望我排到幾十名開外,一百名一千名也無所謂。”

這和郝冰的認知相沖突,因為方沂會有這種“中國往事”的宏偉計劃,他就大機率是一個喜好名聲,喜歡受捧的人,而他似乎不是這樣。

郝冰忍不住直白的問了,“你有這麼大的計劃,而你卻不想當中國的斯皮爾伯格嗎?享盡榮譽和褒獎?而你卻只是純粹的想要拍電影?”

方沂:“說完全沒想過那也太虛偽。但是,藝術工作者,應該是因偉大而享受到相稱的名譽和褒獎,而不是因為拿到了榜單第一而反過來偉大。”

郝冰頓時大笑:“你這可比拿第一還要……”他用了個稍微有感情色彩的詞,“還要霸道。因為你否定了榜單的價值,你把它當做餐後甜點了。”

方沂眼見快到影視基地了,否認道,“這是你說的,可不是我說的。”

“方導,你真是很特別的一個人,我覺得你很謙遜,但你有霸道的地方;我覺得你強勢,但你又非常隨和。”

方沂讓真姐送這記者回去,但他堅持要下來看看影視基地,“我想拿到更多資料,說不定是我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報道。”

------題外話------

姜文的民國三部曲,原計劃叫中國往事系列。眾所周知,砸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