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挺大的中式包廂,透過中間的屏風分了倆桌,一桌是演員、編劇,一桌是製片人、公司老總。

方沂是後一桌。一起的有楊收成、大哥成、汪濤,以及中影那邊派來的代表。

眾人先是聊了會兒八卦,隨後不免談到了業界現狀。楊收成起頭:“陳導的片子《搜尋》最近上映了,聽說票房挺好的,我以前不敢投內地導演的片子,現在來看還是保守了,他們也在改變……以後應該更看重有志於內地票房的導演。”

他嘆道:“港地太小了,不變是不行的……華語片票房撐死了幾千萬啊,這樣下去只會越做越不行。”

大哥成道:“票房多少啊?”

方沂之前去過《搜尋》的首映禮,關注過片子的票房,就說:“過億了,據說有可能成為票房最高的大陸文藝片。”

大哥成很驚訝:“不對啊,你的《情書》不是文藝片嗎?怎麼會輪得到《搜尋》做這個最高?”

“《情書》算商業片。”

“——大陸到底怎麼算商業片和文藝片的?《情書》也算商業片嗎?這個片子在港地,一定不會是商業片。”

方沂笑道:“我自己覺得是商業片,整個都是按照商業片的故事結構去寫的……你說型別片算不算商業片?我覺得當然算。”

眾人一時有點沉默,隔了會兒楊收成說:“可能內地的分法和港地不一樣……既然說的是內地票房,我們就以他們這邊的為準。”

實際上文藝片和商業片沒有特別的定義,沒有很明顯的區分。方沂強說那是文藝片也可以,但是沒什麼必要。

大陸的大部分文藝片不應該叫“文藝片”,而是實驗片,就是那種看起來令人抓狂,節奏令人昏昏欲睡,臺詞謎語人的片子。陳導的《搜尋》是全明星陣容啊,連方沂都去站臺支援了,是絕對的型別片、商業片。

他之所以把自己片子歸於“文藝片”這個檔位,是因為在商業上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取得成績了。只能換個賽道去競爭,這樣才能保持住神格。

有句話說“最好的文藝片是商業片”,按這個標準來看的話,《搜尋》、《山楂樹之戀》都不算特別優秀的文藝片,因為票房不行,說明受眾不廣。

大哥成有為方沂打抱不平的意思,在那批評了一頓內地幾個大導演,隨後說道:“你之前說片子最早也要九月份開始拍,那等你拍完的話,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了是吧。其實拍的挺久的。”

方沂今天被他問幾次了,當即直接道:“大哥要推薦什麼人嗎?”

大哥成忽然老臉一紅,支支吾吾了,講不出來。“這個,這個……”

楊收成馬上猜到了:“你孩子多久放出來啊?”

“半年。”

大哥成自說自話,拼命解釋:“是特意從重判的,就是為了讓他好好做人,徹底改變思想。”

然後呢,看著方沂不說話。

顯然他意思是等他那麒麟兒出來了,能不能去方導的主旋律電影裡面跑龍套,洗刷一下公眾的惡感。

這種公關法子國際章也幹過,一旦風評不好了,就搞慈善搞社會活動——這些都是添頭,最重要的是把業務能力搞起來,證明自己實力。

方沂冷汗都冒了!誰能想到大哥成指望他啊?當即拼命搖頭:“大哥你推薦什麼人都行,就是他不行。”

大哥成語氣變軟:“方沂,只是一個龍套而已,他其實很能吃苦的,以前拍《男兒本色》,他又打又拼命,不比鋒仔差!”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