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還參與了魔都電影節、陳愷戈的新片《搜尋》首映禮等等雜事兒,到七月份的時候,方沂總算是得出空,逃脫了人情往來。

幹起了正事兒。

7月上旬,原《十二生肖》主創共聚京城,參加電影在京城中影院線的試映。

什麼叫“試映”?

一部電影從拍好到上映,中間要隔很長一段時間,少則數月,多則數年。商業大片還要麻煩一些,因為得花不少錢做後期,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賭博,是完全的沉默成本,你怎麼知道砸的錢是不是無用功?

現在觀眾口味變化的快,萬一你那三板斧不起作用,不是虧掉底褲?

因此就誕生了各種來騙,來偷襲的方法,比如陳愷戈大導演,他操作模式就是神秘化,叫你在進影院之前什麼都不知道,而且鎖評論鎖場次,不讓走漏任何風聲,直到懵懂無知的觀眾本能意識到,這是一部爛片的時候,票錢已經要不回來了,除了憋一泡尿和不美好的記憶,什麼都沒有得到,悔之晚矣。

陳愷戈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實際上張一謀、馮大炮都搞過類似的事情,片子爛了就狂捂嘴,不許你說。10年起,廣大觀眾實在是受不了了,發出倡議搞“退票制”,意即這電影太爛了的話,觀眾滿足一定條件後可以退票。

關係到飯碗,一眾導演沒有一個支援的,連稍微共情一點也沒有。

然而,觀眾的意見,你永遠不鳥的話,結果是相當慘澹的,以上導演的生涯評價每況愈下。所以方沂就借鑑好來塢和港地的經驗,和中影聯合試行了“試映”制度。

這又比“點映”要高出一截了。“試映”指的是電影的粗剪版本就拿到影院裡面,邀請一些電影愛好者和業內人士觀看,根據反饋決定是否要進行小修小改,甚至是重頭大改。

如果太爛了,爛到令人髮指、無可救藥的地步,可能把電影就此封存了,宣佈永遠不上映。免得上映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比如引發影視公司的股價雪崩。

回到《十二生肖》這片子本身,今天來試映的目的,就是讓主創以外的人對劇情給個評價,看看爽點在哪裡,尿點在哪裡,之後再精準砸錢製作後期。

一切用資料說話。

大哥成有段時間和方沂沒見了,忙著幫麒麟兒坐牢的事兒擦屁股,這天身穿唐裝,氣色竟然更好了,不知道是不是知道兒子這輩子事業沒指望了,擺爛念起,反而放得開了。

他說:“聽說你最近在拍新片子了,哇,好多人透過我來問你啊。花那麼多錢,你到底要拍個什麼片?”

方沂:“還沒拍呢,現在是籌備階段。之前吃了一頓飯,現在各自在訓練,最早也要九月份入了冬,才開拍吧。”

大哥成卻說:“你和我不一樣,你是拍的短,但是籌備的長,我是一邊拍一邊籌備——所以我說你已經拍了。”

“這麼說也行。”

大哥成又問:“聽說是群像戲,要很多角色?有沒有空缺的啊,不知道我能不能推個人。”

“主要角色都找好人了,剩下的當然有……不值得大哥你親自問吧。”

大哥成還想說什麼,但是應邀來的觀眾已經漸漸入場了,他只能壓在心裡,等會兒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