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總退休以後搞什麼呢?花、草,魚,茶,還是做他的老本行,電影導演?”陸陽問方沂。

方沂搖頭道:“不太可能,他做官太久,沒什麼創造力了。”

陸陽家裡是體制內,對這種事兒有點悲慼:“讓韓總重來一次,到底他會做導演還是做這個董事長啊,我覺得還不如做導演呢,說不定流芳百世。”

方沂:“那恐怕還是做董事長風光啊,多少人求著他。”

韓三坪早年分配在眉影廠,拍攝領袖紀實片聲名鵲起,調到京城得以發跡。紀實片不是紀錄片,很多事情沒有足夠詳實的資料來考證,導演必須有一定的創造力。

他一系列片子證明了他也算是一個合格導演。在那個年代靠學歷、作品加上運氣內卷出來的,是曾經版本的佼佼者。

不過很多人一旦做了領導後,藝術創造力就沒了,只會發號施令,韓三坪沒有能脫離這個桎梏。他生涯後期也拍攝了《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主旋律片,但都只是導演之一,考慮到另一位導演是比他優秀得多的黃建心,很難評價韓三坪在其中起到的導演水平。

陸陽有點好奇,他知道方沂和韓三坪關係不錯,悄悄半遮住嘴問:“方導,好來塢狀告韓總那事兒,到底是不是真的?”

方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委婉道:“人是複雜的。”

陸陽頓時明瞭,之後不再提這件事,而是說起了自己:“以前很多人討好韓總,因為他能幫到忙,他決定什麼片子上,什麼片子不上……但其實現在一切變化很大,就算韓總還在做董事長,我感覺也不會有曾經的地位了。”

這事兒是真的,方沂不否定他。

這幾年社會層面大力倡導文化產業發展,各種院線和平臺如過江之鯽,中影不是以前一家獨大的地位了。

韓三坪可能還對稽核有一些影響力,說得上話,不過對於方沂這個製片公司“共和時代”來說意義不大。

寧昊有部片子《無人區》是中影出品的,韓三坪掛名製作人和出品人,這片子撞槍口上了,不許上院線,拖了幾年到現在也沒信兒。可見韓總的臉面也不那麼好使。

陸陽無所謂審查制度:“我這輩子拍電影,應該不會觸雷。”

“為什麼,因為你爹嗎?”

“不是,因為我對危險題材不感興趣,我不拍。方導你呢?”

“我也是。”

兩人一邊往片場去,一邊聊業界的發展趨勢。《繡春刀》當前拍攝場地在橫店。這地兒本身也是不錯的風景區,方沂早年出道時在此廝混,現在多少有點觸景生情。

他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選題,作品是時代思潮的反應。大陸文壇曾經有過朦朧派、傷痕派這些……到後來社會轉向經濟建設,很快就沒人看這種作品了,再後來連文學本身也出氣兒多進氣少。”

陸陽接嘴道:“文學已死,就輪到了我們影視行業風光是吧。就是不知道,影視又能風光多久,什麼時候出來新東西,把我們這幫人都淘汰掉。”

方沂笑說:“你這可就扯遠了,不是現在能預料到的。”

“我只是說說。”

方沂感慨道:“你這個擔憂,以前我剛入行時,有些前輩也跟我私下裡講過……像是姜紋他說現在處於新舊交加時期,事情在起變化,我一直記得他這話,我不知道具體哪個時間點就‘到了新離開了舊’,現在韓總即將下臺,我才反應過來,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到來。只是我們身在廬山中。”

陸陽點頭道:“未來要怎麼樣我不知道,但這正是我們的時代了——來看看讓我們風光的片子,《繡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