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後,《十二生肖》劇組開始分道揚鑣,兩位太陽各自拍攝各自的故事線。

大哥成要拍一場在活火山上空飛躍下來拯救銅首的劇情,這也算和方沂的飛車戲對應。拍攝地點在萬那杜活火山的山腰上,劇組在現場鋪設高壓彈射器,將大哥成彈出3米多高,落地之後迅速滾出了有海綿墊保護的區域,重摔在遍佈火山岩積滿火山灰的活火山山坡上。

他這場戲十分艱苦,是一場硬仗。萬那杜位於南太平洋,是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上下捕魚船都沒有幾條,連近在遲尺的金槍魚都要藉助外國人聯合開發,根本沒有擔保劇組拍攝的工業基礎。

所有用度都必須從大陸和港地空運到現場,每一度電每一口水全是錢燒出來的。這場戲耗資巨大,方沂認為沒必要實拍,但大哥成始終堅持。錢是英黃和中影出的,方沂勸了幾次之後就不再開口。

隨他吧,可能老炮兒們拍電影是這樣的。

至少大哥成沒有建一座影視城。

方沂則率領一部分大陸人員回到京城,正式拍攝他的飛車戲。在設想中,這會是國產片中的一個里程碑鏡頭,他給了自己兩星期的時間來磨這場戲。

當前業界飛車戲分為三種:速度型、暴力型和表現型。速度型單純強調飆車帶給觀眾的視覺體驗,暴力型更加直白,強調橫衝直撞,爆炸、破壞、翻車等等大場面一起來,最後的表現型常見於文藝片,如91年的好來塢片《末路狂花》結尾,三個女人開跑車衝出峽谷,在空中飛躍,寓意女權力量衝破牢籠。

很顯然花錢最多,場面最紮實的是暴力型,這也是方沂預定“里程碑”的原因,此前國產片(特指大陸片)沒有這個資金實力承擔,他就是第一個這麼拍的,當然是里程碑。

懷柔影視基地除了有亞洲最大的錄影棚,還有較小一些的錄影棚,面積從幾百平米到一千五百平方米不等。方沂租用其中較大的一個,卸了那層樓窗戶,拍攝當天把amg用吊車塞進錄影棚裡。

他開始拍攝時,現場已經搭建好,四周蓋上綠幕。

&ng,給眾人演示了一遍流程:amg從展臺上開下來,徑直加速,趕來攔車的反派們拼命往車上扔東西,還有的試圖爬上車打碎車玻璃,amg發覺此路不通,一個甩尾撞倒一片反派雜兵,掉轉方向,它的面前即是大廈的窗戶,以及另一棟樓。

&ng開始加速,直到衝破窗戶……

劇情是這麼設計的,拍攝時不是這麼回事,不可能真讓人飛出去。在這條加速道的盡頭有中影斥巨資搞來的阻攔索,攔截小型飛行器都夠用了,能夠把數噸重的機械在零點三秒內停下來。

對應的,駕駛者本身要遭遇到極強的慣性力,學名叫做g值。1g就是靜止狀態下人所承受的自身重量,而這場戲會接近5個g,接近於飛行員的選拔標準了。

方沂當然可以讓特技演員拍攝全程,然後接一個自己坐在車子上滿頭大汗往前傾的正臉,假裝是他搞定了一切。但是他不想用剪下,他想給一個長鏡頭,他的身體素質可以做到。

從去年開始,他就在進行賽車訓練,可以說為了這拍出來的五六分鐘,他已經努力了幾個月。

&ng駕駛位上沿著賽車手的演示路線復刻了足足五遍,然後賓士工程師檢查車況後,伸出手做“ok”的手勢。

心理測評師問了方沂幾個問題: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很好。”

“你覺得緊張嗎?方沂,你的腕錶顯示你心跳正在加快。”

“我不緊張,我只是興奮。”

“你完全確認自己有能力完成這場戲,你的回答完全出於清醒狀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