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保守者和創新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怎麼拍?”方沂問。
“拍你那段飛車戲……不是說要用特效嗎,你要怎麼解決,我聽說你認為在棚內就可以完成,我不知道你要怎麼搞定。”
方沂恍然大悟。
&ng飛躍迪拜塔的戲份,也是透過這一段戲,向觀眾表明了文質彬彬的“關教授”實際上是個硬茬子,飆車武打射擊樣樣精通……和賓士amg想在大陸塑造的“西裝暴徒”形象相符合,即這類轎車雖然看起來只是稍顯運動感的小轎車,但踩一腳油門隨時可以內褲外穿,提供澎湃動力,不比一般的低端跑車差。
這就和賓士的競爭對手奧迪“莊重”的形象相反,莊重的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老氣”。賓士要透過各種營銷給年輕人洗腦,讓他們覺得奧迪不夠酷炫,只有老頭子才喜歡用。
怎麼拍呢?
方沂給大哥成描述:“中影在懷柔有個超級大的攝影棚,足夠寬敞足夠高……我們打算用懸臂吊著汽車從一個稍高一些的高臺飛往另一個矮臺。整個過程要全部在室內搞定,而且採用全綠幕,後期再把迪拜塔做進畫面中,拉遠,展示出一種飛躍的狀態。”
“那你的車要加速是吧?你要開車在樓層裡橫衝直撞,必須得到足夠多的加速度,才能夠衝破玻璃飛到另一幢樓;現在你說了飛躍這個鏡頭怎麼解決,那麼之前的室內加速怎麼拍呢?其實,成家班是可以做這種特技的,我們也有飛車高手,百分百還原……”
方沂不解:“為什麼要實拍?”
“那你是打算?”
“還是那個攝影棚啊,讓車子在綠幕牆裡面一頓勐開,後期加上各種辦公桌、紛飛的紙質檔案,汽車一路撞出去……或者是實拍和特效相結合也行,總之不需要純粹的實拍,沒有這個必要。現在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我們不需要搏命,也不需要真的跑去迪拜,就能拍出我們想要的效果,而且成本更低。”
大哥成擔憂起自己兄弟們今後的飯碗:“真的就能拍出來嗎?人進去實拍,再怎麼也位元效來得逼真吧。”
方沂沒否定大哥成這話,因為他講的也有道理。
但是命只有一條,而將來要拍攝的刺激畫面有很多,九條命也不夠用。
觀眾對視效大作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現在你拼盡全力搏命終於可以實拍了,那之後觀眾要看手拉直升機呢?或者是一個響指毀滅半個星球……這不是動輒實拍能搞定的。
他沉默了會兒,選擇和大哥成一起逛起了藝術館,讓大哥成給自己介紹各種展品。
它這個藝術館囊括了大哥成從業以來有紀念意義的物件,也介紹了他本人的拍戲經歷。比如他第一部爆火的戲是《醉拳》,當時業界武打片以一板一眼的套招為主,而大哥成卻一反常態,搞起了喜劇武打。
觀眾們很喜歡,把這部片子票房推到了當年度港地市場的第二名。
從李小龍過世後,港地一直在扶持新的功夫巨星,而這些新人們但凡照抄李小龍的都失敗了,最後反而是離經叛道的大哥成先出頭,驚掉一堆人大牙。
鑑於《醉拳》在功夫片歷史上的重大意義,新世紀以來,不論是金像獎還是金雞獎都把這部片子列為“最偉大的一百部華語電影”之一。
——大哥成和方沂一塊兒從各種展覽品走過,包括了他隨後拍攝的好片《笑拳怪招》、《師弟出馬》……也包括他頭一次去好來塢發展的兩部衰片,《炮彈飛車》和《殺手壕》,這兩部片子因為沒能體現出他個人風格,明顯的模彷李小龍,票房在美國和港地都不理想。
再之後大哥成痛定思痛,決心徹底拋開模彷包袱,一系列功夫喜劇片出爐:《a計劃》、《快餐車》、《福星高照》、《警察故事》,以及再次征戰好來塢的《尖峰時刻》系列片……他不再是李小龍的影子,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