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最佳導演(第2/2頁)
章節報錯
央戲新世紀來的十年尷尬期終於結束,到方沂以演員身份反拿導演獎,這兒達到了一個新頂點。今年學校可以暗搓搓的鄙視另兩校了:
你們都是地方院校,只有我是直屬教育部的高校。
重鑄央戲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之所以是大新聞,是因為拋開那些野雞獎,方沂是華人圈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最佳導演得主。“最年輕”這個名頭,以前他並沒有能比得過同校的師兄夏宇。在那場最年輕的影帝爭霸戰中,夏宇憑藉著《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精湛表演,創造了一個寫也很難開的掛。
17歲拿到a級電影節影帝。
這個記錄,很可能再過五十年一百年,都沒有人能破掉,它根本就是一個無後者的記錄。
但方沂今天終於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記錄,把他的名字拔地而起,形成一道無人攀登的山峰,這裡沒有任何人敢於挑戰——演員尚且有極具天賦和靈性的早早脫穎而出,從而接近於夏宇的17歲影帝記錄。
而導演卻從來不是這樣。
因為導演不是一個人玩的閉關遊戲,它要的遠遠不止是天賦。
這一屆的最佳新人導演陸陽,從小耳濡目染,從轉行那一剎那開始就沒有任何停滯,他從導演助理、執行導演、處女作……升級打怪的每一個階段都極其順利,如果沒有方沂,他絕對是眾人最羨慕的那一個物件。
陸陽走得比盧川、寧昊這些順得多,早得多。
方沂陰差陽錯的沒有拿過最佳新人導演獎,所以實質上這就是他的第一個導演類獎項,他走了一條和傳統導演們不一樣的路,跳出了升級打怪的線性流程,他稍作觀摩,選擇直接跳到了最後一關,單刷最終boss。
然後無傷通關。
正如郭凡時常安慰自己的話一樣,“我才31歲,在導演這個行業,我實在還算是很年輕,不應該著急……”
但到了這個時候,當郭凡看到臺上發光發亮的方沂時,他自己也忍不住感慨了,而且又嫉妒、又憧憬,到底要一個怎麼樣的怪物,才能把這些做來顯得毫不費力。
教科書以後要怎麼說他這一段?
他是萬里紅中的一點青,雲層裡壓不住的一束光,實質上再也誕生不了另一個方沂;還是從此再也沒有老實線性升級的導演?大家都瘋了,以為自己是下個一步到位的“天才”?
郭凡不知道,所以他嫉妒、憧憬。
但想的太多似乎十分掃興,現在也只有享受這一刻了。方沂得到的掌聲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大,眾多從業人員心中和郭凡一樣,嫉妒、豔羨、甚至是憎恨和害怕,又不得不真心欽佩……原來人的感情能夠這樣複雜:
比起這一屆鬧劇百出、平乏無味的頒獎禮,至少有這麼一個人的加冕,是值得他們花上一個多小時端坐著來見證的,無論是來自哪個地區的電影人,絕不會感到無聊。
他們真的不知道這一刻是好是壞,但冥冥中意識到恐怕會是一個轉折點。想必過了很多年也會記得心中的感受,說不定比方沂還要印象深刻,畢竟方沂看上去並不激動,他拿了金雞獎和燙金證書,就隨手捏在一起,另一隻手調整話筒,準備說話。
因為不知道是哪個獎,方沂沒有提前準備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