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提道,“你覺得我之前找周公子這個人選怎樣?”

方沂實話實說:“不適合。”

“哪裡不適合?”

方沂把心頭想的說了一遍。

一通分析把盧川幹沉默了,水遞給他,因為得到了不好的反饋,盧川的手在顫抖。

隔了會兒,又問,“我好像選演員的功夫不好,方導。你這方面很成功,到底怎麼選的。”

方沂一口水差點沒噴出來。

——你當年選姜紋的時候,就該知道你選演員眼光不行。結果到現在才明白嗎?

“怎麼問這個問題?”

“《我們誕生在地球》這紀錄片不長,所以其實今年我主要在籌備我的一個古裝片,涉及到楚漢時期的歷史……當時初步挑了近千個演員,我選到人昏頭了也沒有選到合適的‘虞姬’,最後出來七個女演員打分最高,但是我回去反覆看面試錄影,我一個都看不上了。”

方沂:“張一謀當時選人演《山楂樹》也差不多,我記得是整個京城表演院校走遍了,沒有合適的,最後找到了個來考試的高中生……”

盧川就點頭,“你說到電影工業化,其實像選拔演員這種過程啊,我不知道要怎麼才能工業化——我們和好來塢不一樣,有些東西非得導演親自出馬才行。比如你搭個組,你讓那些大牌演員來試戲,副導演編劇這些坐上面提要求,那人大牌演員就覺得你在侮辱我,你腦子有問題……”

他給方沂大倒苦水,“這還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以前我一個電話直接找得到演員,我們約個地方喝點酒,吃東西,瞭解檔期,然後就把這個事兒定下來……現在不是的,導演沒有直接和演員溝通劇本的渠道了,我要見到一個演員,得經過四五個亂七八糟的經紀人……”

最後下結論,“說實在的,沒有感到電影工業化的好。”

盧川這人雖然業務不行,但不和方沂對著幹。方沂就寬慰他,“不能因為火車一開始跑得沒馬車快,就說火車不行。電影工業化的參照物就是好來塢,好來塢就是這樣,各司其職——選角有選角導演去負責,你是正導演,你起碼得兩三輪之後再抽時間參加。”

盧川愣道:“但是,你這樣導演的地位就降低了,不是嗎?”

“如果一個劇組達到了幾百個人,甚至於幾千個人——”方沂揮手止住盧川插話,“事必躬親是不可能的,導演的地位不是靠大包大攬來的。”

盧川終於懂了,脫口而出:“方沂,你和我們不一樣?”

“什麼不一樣?”

盧川不答了,心中想你這不是扛紅旗反紅旗嗎?你這樣搞,最後導演也成了工具人了。

電影還是導演的個人表達嗎?

他這話不敢講出來,憋心裡,等配音結束後,口頭上一直誇方沂配音配的好。急忙忙的回到家,給他做編劇的老資格父親打電話,說了今天這麼一回事。

方導根本不是我們圈子的生力軍啊,他不是我們這一派的!最終他這麼搞下去,是拆所有人的臺。

然而,盧川的爹聽完了,很鎮定,叫他不要亂惹事。

盧川無奈道:

他要一直幹下去,可不得了啊。

這難怪方沂風評那麼好,也有新聞黑他,你這搞些事情壞我前程,砸我飯碗,你是偉大了,老子怎麼辦?

我怎麼不黑你啊。

“我只是質疑,就跟方沂那新聞一樣,我不造謠,我質疑不行嗎?這天下有這麼霸道的事?我也是良性討論,我有發言權。”

他爹隨後讓他看最新一期的《中國銀幕》,說:“這報道轉載到《日報》、《軍報》了……我意思是當前他這個搞法,已經定性了,你可以繼續我行我素,這又不犯法;但不要再公開唱反調,那是傻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