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給大導演的信(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確實也有真值得高興的事情,他收到了深海探測器研發團隊,以及護航的某位年輕戰士給他寫的信,據說戰士的年紀比他還要小。現在已調往非洲某海域,執行對商船的例行護航任務。
這種事情九十年代前,也就是演員們大部分還有編制,還是科班,還隸屬於某某文工團的時候比較多見,大家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是同事之間的一種交流。
嘿!你小子幹得真不賴!
比如陳愷戈接到桂省製片廠的任務拍攝《大閱兵》,並圓滿成功之後,就得到了單位對陳愷戈同志的感謝信,不僅僅如此,在京城這邊組織參觀的小學生們也被老師勒令寫了觀後感,寫的特別好的,還寄送到了陳導手裡。
小學生們應該不太爽,搜刮了些套話湊夠了幾百字交差,但是當陳導看的時候,心裡一定是很舒服的,有暖流擊中他,畢竟陳導讀書時人醜而自卑,渴求人認同,而他的世界卻也年輕過。
方沂現在也是這樣,他把一整封信當場拆封,並看完,看到結尾說:
“以前總是想,外國電影裡面的裝備耀武揚威,可我們自己的東西老是沒有宣傳途徑,我心裡看多了不是滋味,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我想……”
“今後,我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就像方沂導演你一樣,發光發熱,成為像你一樣的楷模。”
寫的很樸實,但確實讓方沂感動,他甚至忍不住放下信,稍微緩了幾秒鐘。
郭凡瞪大眼,上頭了,說:“我好羨慕你。”
“你羨慕什麼?”
“都羨慕,票房、技法、外貌……但最羨慕的,可能還是得到了別人真正的喜歡,我說的不是被媒體操控下的,那種膚淺的喜歡……而是看了作品,感受到‘你’之後的喜歡。”
方沂輕笑道:“說不定你有這一天的。”
郭凡攤手:“沒關係,我才三十一歲,我還是青年導演嘛。”
《重返十七歲》主創都在現場,其實在這個場合中,靳冬雖然收到的讚譽不如方沂多,但他是最動容的。靳冬是個富二代,但是演戲生涯中,和在場其他人比起來,甚至和柳蜜比起來,都要艱苦得多,使得他比較注重塑造自己形象。
而梭哈主旋律劇在這年頭不是好選擇,沒路子沒前途的才去主旋律劇,靳冬同樣渴求認可。
當夜,在參加各個單位的官網宣傳欄上,紛紛《重返十七歲》的訊息。劉天仙這天晚上在方沂香山的新家過的,而且沒有帶狗。
兩人興致勃勃的看網頁上的各種訊息,而且互相念稱讚對方的通報,那些平時覺得土得掉渣的官網,科班的公文格式,這會兒卻顯出一種老派的可愛。
現輪到了劉天仙。她盤坐著,抱膝上型電腦湊近了看。
“……方沂導演在拍攝《重返十七歲》過程中,展示出了新一代藝術工作者的獨到匠心,和對大眾情感需求以及時代發展脈絡的準確把握,方沂導演是當之無愧是青年第一人,哦不,是全國第一人,啊呀唸錯了,是世界第一人哦……”
“怎麼又亂改詞,後半句一定是你亂編的!”
並不回答他,而是繼續自說自話:
“——本臺特約記者,劉一菲於2011年10月8號晚,傾情為您報道,各位觀眾朋友,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