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克跟他們已經接觸了很多次,此人是個異常圓滑的美國人,對一百七的真姐也能讚美一句:“這位美麗的女士是誰?”

這話尤其讓真姐受用。

也許工作狂都有些特別愛好,一百七的真姐實際上頗為自戀,常常會去拍一些藝術照之類的東西拿來欣賞。

所謂人靠衣裝,正是因為她長得不好看,所以她眼下穿的這一身比一般明星出席紅毯還要奢華。

她簡直是與老克一見如故。

“你是第一個用美麗這個詞形容我的。”真姐說。

老克不以為然:“我們美國人能欣賞多種多樣的美,對一個女士假定她本來就是美麗的,是我個人的素養……”

兩人在那聊天。

郭凡支出一隻耳聽見了,另一隻耳放在特效上,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終於忍不住說:

“老克竟然還有這一面。美國老這一套還挺管用的——就是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我夠人情練達吧,我做不到這麼誇。”

方沂:“老克可能說的是真話,真姐的體重在肥胖率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絕對正常。”

郭凡開玩笑:“鑑定為正常?”

方沂接:“鑑定為正常。”

沒有再嘴碎下去。

《重返十七歲》一共有三百多個特效鏡頭,而且相當多是比較簡單的特效鏡頭,主要集中在方沂變老的病床戲份——這部分基本是靜止的;時代廣場和納斯達克大廳的後期潤色,比如新增一些重複的遠景人物——這部分可以結合實地拍攝。

較有衝擊力的是大水漫灌進納斯達克後,原本用於顯示股票走勢的led大屏上的畫面,變成了病床上的真實方沂,也就是外部世界折射進主角內心的視窗;而此時自以為重生一次,實際上只是在幻夢中臆想的方沂怔怔看著自己。

兩張不同年齡的同一張臉,出現在銀幕前。

當他意識到這一切是幻想之後,現在的空間開始迅速崩塌。

方沂和郭凡兩人看得入了迷,片子放完了都沒意識到,他們在自己腦海中想象剪輯到電影中,有了前後劇情銜接之後的效果。

郭凡不久後回過神,說:“《搏擊俱樂部》?意料外情理中的轉折,震撼人心的特效鏡頭,隱喻頗深的結尾?”

方沂搖頭:“沒有什麼模板……非要找一個模板的話,《美國麗人》也比《搏擊俱樂部》更相似一些。”

《搏擊俱樂部》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一部驚悚片,皮特和自己的朋友“泰勒”創辦了搏擊俱樂部,到處搞破壞,砸汽車、放火,結尾時他驚恐地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泰勒”,泰勒是“我”的人性中的另一面,“我”和“泰勒”是彼此的影子和幻象。

這種手法在好來塢算是用爛了,在華語片中用的比較少,觀眾看了會有新意——《重返十七歲》不是看了讓人睡覺的藝術片,而是存在更多商業性質的院線電影。

《美國麗人》則是講中年危機的,中年男人喜歡上了女兒的同學,幻想她的肌體,然而,在他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時,他不再渴望和年輕女子發生關係,反而如同對待一個正常晚輩一樣安慰那女孩;這個情節恰恰最體現了中年危機。

有人認為這是屠夫突如其來的道德感,就像是《天下無賊》裡的兩個江洋大盜,看到淳樸的傻根,不顧性命保護了他一路。

因為那女孩問了中年男人:“你怎麼樣(how are you)?”

中年男人悵然道:“好久沒有人這麼問我了。”

其實“道德感”這種理解太淺顯了,不過並不適合繼續解釋下去了。

片中最有名的臺詞發生在電影結尾:

“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別擔心,有一天你會明白(but dont worry. you&ne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