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可見一斑(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沂一行人在魔都呆了兩天,幾乎把時間全部用在路演上。當前電影市場存在明顯的聚集效應。北上廣深四大城的電影票房能佔據全國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
經濟水平當然是一方面,更決定性的原因是院線的建設。
電影院線的建設是典型的重資產,需要相當的商業配套設施,往往要在綜合的社群內才能有足夠的人氣維持經營。中影在京城之前開的那一家新店,投資總額相當於兩部《愛有來生》的全球總票房。收回成本需要多久呢?
如果按照中影開業酬賓的二十塊錢單張票價來計算,乘以十分之一的上座率,不考慮爆米花和可樂的收入,這回本時間是負的,做越久虧越多。
賺了誰呢?
房地產商。因為這個地方有電影院,這代表城市生活。
億達和寶利這種集團就很聰明啊,他們在其他地方賺到天量的錢,支援他們虧本做院線,使得大部分公司在成本上無法與他們競爭,節節敗退。現在只有中影這種拿到撥款和獨霸好萊塢孝敬的才能守住基本盤。
非3d片的票價太低也是一個原因。《阿凡達》上映的時候,不要說上百元票價的imax巨幕,光是普通的鐳射3d影廳就平均要97塊錢一張,而且還供不應求。
國慶七天之後,《情書》電影票房依舊堅挺,8號,9號都拿到了3000萬以上。這背後是排場率一路飆升到40個點以上,而且平均上座率從先前最高的三分之一降低到了17個點。
這種情況,怎麼把票房搞起來呢?
一個是把《情書》最後的倆彩蛋章刪了,電影從110分鐘變成100分鐘,增多單日的排場場次,另一個更加屢試不爽,中影也確實選擇了這條路。
這就是提高票價。
提高票價不能像《大地震》上映的時候那樣,傻兮兮的對全國所有城市劃abc三個檔次,搞暴力提價。中影的做法更精明。
方沂和劉天仙跑最後一個路演影院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
他進來發現螢幕尺寸比常規的要寬,“我怎麼來了3d廳?”
負責主持的說,“《盜夢空間》下映了,3d廳空出來不用白不用——《情書》不是有一些特效鏡頭嗎,做的比那些國產特效大片還要更用心。”
“也不至於去3d影廳吧。就那幾個特效。”
“方導,我們敢這麼做,是因為觀眾本身願意,3d廳觀影效果好。而且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大好事。”
方沂感到不解,“到底好在哪裡了?你就算是從每個觀眾那裡多掙了五塊十塊,但是3d屏維護起來也貴啊,螢幕有壽命的,一接電開始就要老化;這些成本算進去,不是白弄嗎?”
主持人一時不知道接什麼,只能對他道歉。
方沂揮了揮手,“我等會兒自己去了解,你不要擔心。”
於是,他和劉天仙又看了一遍電影——這些天他們已經看了很多次,對情節倒背如流。兩人小聲聊著天,劉天仙說,“電影票房好複雜,到處都是坑。你好像很不滿意這種安排,你要去給中影的韓總告狀嗎?”
“宣發不歸我管,我還沒狂到去質疑中影的安排,我只是奇怪箇中門道。你看出來門道了嗎?”
“我哪裡看得出來。我覺得,是不是韓總非常的喜歡你,願意透過這種方式來提攜你。”
“不可能。”
《情書》有一幕是打雪仗的戲份,那一段戲份為了彰顯dj的技術,畫幅不僅僅是四比三,十六比九,而是二十一比九。
影廳的螢幕完全夠用。
所有觀眾看到滿眼的白色,忍不住都撲向前去看,發出“哇”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