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長話短說,我瞭解到你在劇組的經驗很豐富,各個門類的都打過交道,三十歲也算是導演中的年輕人……”

方沂說,“盧川導演你知道嗎,他拍第一部片子的時候,比你還要大一些。”

這些事情郭凡當然知道,所以他才激動的忘了形。

“我目前也才開始拍電影,剛剛把這個攤子拉起來,所以你可能要當一段時間的副導演,給我打下手,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願意。”

“至於你自己單獨帶團隊……那種事情還沒到時候,《李獻計歷險記》你們想真人化是嗎?你當初和李洋一起來找我的時候,好像提過這個事。”

郭凡的頭如搗蒜一樣的猛點。

“如果你做的下來,《李》真人化的那一天,肯定是讓你來導演……雖然預算很低就是了。”

郭凡欣喜若狂,“一定不讓你失望。”

方沂說罷,低頭看了下自己的行程表,從中選擇了一個合適的。

“《大地震》的宣傳活動,你有沒有興趣見識一下。能看到這個圈子各條賽道上最頂級的那一批人。”

“當然要去。”

——《大地震》是整個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唯一上映的國產大片。因為國足第n次沒有出線,“已經結束了,沒有懸念了”,大家都在其樂融融的支援外國球隊,球迷間的氛圍前所未有的好,空餘時間幾乎一直在談足球。

把檔期放到這時,是一招險棋。

中影在前年做過一個觀影群體的調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主力群體為25歲29歲的年輕人”其次為“29歲40歲的青年人”,再次才是一般認為主力票倉的大學生們。

這個資料,和世界主要國家的資料不一樣,恰恰和球迷群體相似。可能是幾十塊錢的票價對於經濟騰飛不久的中國人來說,還是太貴了,是一種奢侈性消費。

但中影也指出,“年輕觀影群體在激增,這代表對應的作品將會迅速表現出潛力。”

方沂那青春片《情書》能夠被三爺期待的原因就在這,他討好了當下的第一和第三群體,目標明確,比起充斥影院的自我表達片子,他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啊。

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

《大地震》的拍攝時間大概是在去年中旬,基本和方沂的《愛有來生》同期,做特效做了大半年。馮大炮對於沒能讓方沂演個角很遺憾,他一見到方沂就脫口而出:

“方沂,你要是來《大地震》,你來演弟弟,那可真就是王炸了,我說的五億票房,就沒有人懷疑我在吹牛!”

其他的人聽到了好奇的看著方沂,露出善意的笑。

唯獨演“弟弟”的李辰相當尷尬,手揣在褲兜兒,黑臉憋得通紅。但是他在兩億影帝的威力下,也不得不低頭,“謝謝方導演來捧場、”

“謝謝方導演。”

方沂把郭凡拉來在馮大炮面前亮相:“馮導,這是郭……”

馮大炮聽他說完了,但沒有鳥郭凡,而是繼續和方沂講:“《大地震》特效之所以做那麼久,是因為我們把每一個建築物都做了老化的處理,相當於加了一個濾鏡……我聽說你的新片子也這麼做,但是你能取到實景,你就比我容易。”

“我不一樣,”馮大炮指著自己黃白相間的臉,他因為患白癜風,拍戲又日夜顛倒,現在臉上的痕跡很重。

“唐山,那是一座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的城市,我的特效鏡頭不是錦上添花,是從無到有,把那些現在不存在的建築都做出來……”

郭凡因為沒被理睬,表情有點呆滯。

方沂拍了拍他:“郭凡,你難道要馮導向你介紹自己?”

郭凡於是伸出手,“馮導!”馮大炮奇怪的看方沂一眼,碰了一下郭凡的手,繼續和方沂扯淡。

這兩人講了好一會兒才退下來。當晚的助力嘉賓除了方沂之外,還有大哥成,範美人等等。為了圓馮大炮五億票房的牛逼,華夏影視這個月開始,每場都要請大明星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