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在影視圈賣的很不錯,就在於不“抖”。以前為了拍出不抖的俯視視角畫面,劇組要花極其大的成本,把攝像機掛在懸臂上,那懸臂就像是攻城車一樣,還可以按照一定的速度滑動。

這法子不僅成本大,而且不適用更大的場景。比如現在,沒有啥懸臂能懸到十層樓高。

《大決戰》系列,國共兩軍幾十萬部隊行軍時,用的是直升機,直升機上載著人來拍。但是,這種鏡頭會有抖動,影響觀看。於是,導演會對畫面進行裁切,一旦裁切,就損失了畫面度。《阿凡達》興起之後,電影院原有的鐳射影廳紛紛升級,螢幕素質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裁剪後的畫面解析度降低,看上去相當糟心。

《情書》裡面,方沂刻意給出這一個鏡頭,就是為秀一下dj產品的技術力,他現在和紅杉資本那一幫人是一榮俱榮。

當無人機飛到了操場中央時,諸多演員也踏入了自己本來的位置,各自有攝像機對著。

他們開始打雪仗。

方沂和劉天仙這一對是最安靜的,在設定中,第一第二名因為之前運動會上驚世駭俗的擁抱而被調離開——中國教師可不會給你創造機會啊,必須得摁下去。

這兩人也沒反抗,老老實實的以學習為主,生活中也刻意避嫌。

如今下了大雪,有這麼一個時刻,作為花季少男少女的本能,被釋放出來。

女生嫌棄眼鏡不方便,摘掉了,想要在打雪仗中佔得上風,她一個跌倒,男生去拉她。

在雪地裡,他們望著彼此。方沂明顯是被驚訝住了,他眼神微動,忘記了自己本來要趕快起來。

而劉天仙,她拉下方沂的棕色大框眼鏡兒。

大特寫,慢鏡頭。

顯然啊,一個讓人這輩子忘不掉的臉出現了。

東洋人,不,是世界人民都很喜歡這種戲劇性的轉變,《公主日記》、《泰坦尼克號》、《現在只想愛你》……到處都是。

這樣唯美的鏡頭,拍攝起來並不浪漫。有兩名面相稍顯粗鄙的攝影師,一左一右,一躺一臥,分別拍攝方沂和劉天仙的側臉。

等會兒,還要補足兩人的單人正臉特寫,這就更慘,方沂是要抱著男攝影師賣弄顏值的,除非劉天仙扛得起攝影機。

當雪仗的戲份拍完後,為了不浪費這些雪,方沂宣佈提早下班,眾人就地開始了真雪仗。附近將要拆卸掉的鋼鐵廠,矗立著的高聳煙囪,汩汩的向外噴出水汽。

方沂攤開手,因為溫度,他手上的雪漸漸的在融化。

他問那監製:“鐵廠還在鍊鐵啊?”

“可能是最後一爐了。”

“我之前還沒來得及想起來,既然要拆卸了,那這些……”他指著煙囪,“這怎麼拆呢?”

“炸掉唄,炸得粉碎……也包括你現在的學校,全都要推平的,今天來的群眾演員,可能相當一部分曾經就在這讀的書。”

方沂:“我們拍的是電影,他們是真事兒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