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名利雙收(番外)
章節報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其實名利雙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沒有強如做官的了。
林曉做過很多關於激勵效果的分析,目前龔雲生和徐偉的狀態,可能是激勵效果最好的時候:與之前收入相比差距比較大,額度不高的金錢就能起到比較刺激的激勵效果;能力尚未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升任高職,為保住位置或者證明自己,不遺餘力;雖然能力不足,但潛力無限,只要給予足夠的許可權和自由,就能創造一番奇蹟。
初嚐到做官的甜頭,是在龔雲生和徐偉拿到上任後第一筆工資的時候,比之前整整多出3倍,算上獎金的話,還要更多。怪不得大家削尖腦袋也想當官,原來和普通員工之間真是天壤之別。他倆卯足勁頭,為出人頭地也好,為更多獎金也好,像開足馬力的跑車,勢不可擋。
張棟和他倆本來是不一樣的,他的工作動力本來在於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於開闢更廣闊的天地,名利只是順其自然的收穫,而非目的。然而令他不舒服的是,昔日的部下,突然搖身一變和自己平起平坐了,無論是管理能力還是經營能力,顯然還和自己有一大截的差距。而且這個區域是最初是靠著自己一點點努力打拼著,現在雖然說自己名義上統管整個區域,但是事業部管控強勢,加上龔雲生和徐偉的野蠻成長,很多事情他根本無法把控,而且竟然和他倆成了競爭關係。
現在看著他們拿著和自己差不多的工資,甚至比自己還高的獎金,他心裡有些不平衡了:為什麼組織變革帶來的是這樣的影響,如果自己顧全大局,成人之美,自己可能先被淘汰;要存活下去,就得和自己昔日的兄弟競爭和內耗。他討厭自己現在的樣子,也要為了保住現有的名分去拼命爭搶,再也沒理想可言。
誰帶的兵像誰。龔雲生既繼承了張棟勤奮和果敢,也學會了王明義的細緻和大膽。一個加盟商一個加盟商的談,一個加盟店一個加盟店的開,一個加盟店一個加盟店業績的盯。不到半年的時間,店面佈局、新店開業、加盟商培訓、加盟商激勵,活動一場接一場,搞的紅紅火火,有模有樣。
為樹立優秀加盟商標杆,增強加盟商信心,龔雲生決定幫助區域內新開發的加盟商孫治國實現開業當天銷售百萬的夢想。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部門的人張大嘴半天沒說話,大家都覺得這個牛吹的有點大了,畢竟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業績。孫治國也半信半疑的笑著說,“能實現半百就很滿意了,畢竟不是在銷售旺季。”雖然龔雲生沒作聲,但目光堅定,沒有一絲懷疑。
為保證萬無一失,龔雲生親自督導和策劃了暑期親子活動+暑價來了雙促銷活動,開業選在了暑假期間,為吸引客流,活動獎品選取的都是和孩子或娛樂相關的,如早教機、樂高玩具、兒童腳踏車、輪滑鞋、兒童屋全套傢俱等等。這個熱點成功激起了人們圍觀的熱情,加上前期小區宣傳、廣告宣傳和廣播宣傳等的效果,活動當天,人頭攢動,前來選購的人絡繹不絕。
“全場產品,限時九折,還可以砸金蛋抽獎,大家抓緊時間搶購。”導購員們熱情吆喝著,看著這麼多顧客,他們臉上笑開了花。
“聽說這家店今天開業,價格比其他店便宜好多,又是名牌,真是趕上了,趕緊定吧。”客戶一邊看產品,一邊嘖嘖為自己的明智選擇稱讚。
雖然加盟商的店位於市區不太繁華的地方,但由於宣傳效果好,人流明顯比張棟所負責的店面熱鬧很多。夏季本來是行業銷售的淡季,但事實證明,只要努力,不等靠要,還是可以集聚人氣,實現突破的。
選擇加盟H公司,孫治國本來只是打算依靠H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在家門口有個穩定的生意,既能養家餬口,又相對自由。他覺得這麼普通的門店,一年能賣出500多萬,自己賺個三五十萬,就阿彌陀佛了。沒想到開業第一天,不知道一下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多顧客搶購,銷售記錄不斷重新整理,30萬、50萬、80萬,客戶還在不斷湧入,不斷成交。100萬、110萬!創下事業一部加盟店當天開業的最高業績記錄!
孫治國喜不自勝,立馬給賓士的銷售員打電話,“我要預定之前看上的那臺車,全款。”
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祝賀蜂湧而來,主動前來諮詢和洽談業務的加盟商也聞訊而來。有人問起龔雲生能取得這樣成績的原因時,他自信的答道:“人生不設限,敢想敢做才有可能成功。我本來只是希望孫治國可以早一天實現開寶馬的夢想,沒想到一下就跨越到賓士,看著他高興,我覺得我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加盟商是我們的兄弟,他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
張棟看著龔雲生的業績,有一點失落,這個成績是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自己已經足夠努力和勤奮了,但是畢竟精力不足,沒有龔雲生這樣深耕細作,一頭紮下去做好一件事的勇氣。也許自己真的不如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了。
徐偉最近在忙著張羅設計師交流大會。他深知,不是所有的設計師都是以利益為前提和別人合作的,尤其是高階和優秀的設計師,他們更在乎的是個人能力提升、個人眼界和視野開闊,及個人品牌影響力提升。在他們看來,設計是有靈魂的,他們需要靈魂的交流,渴望被理解和發掘。
徐偉費勁周折,花大價錢請來行業知名的設計師馮愈,和設計師分享他的設計理念、成長經歷和心得。和其他的大師不一樣,馮愈樸素低調,不喜奢華和浮誇,以深厚底蘊和渾然天成的風格著稱。設計師們期待不已,現場座無虛席,他的到來,為設計師們注入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流。
“風格是無法用華麗來堆砌的,只能用行雲流水、不露痕跡的細節去渲染和點綴。所以在為客戶做設計方案時,要選對,而不是選貴。”
“一件設計作品就是你的靈魂和思想,它會反過來滋養你,見證你成長的過程,所以要珍惜每一份設計作品。不要急於求成,慢一點不怕,厚積薄發。量的積累是為了激發靈感,而數量本身並不能說明你很厲害。”
馮愈的分享,像一劑心靈妙藥,安撫了所有到場的設計師。在這個滿是浮躁、肆意迎合的時代,他們的堅持不易被人理解,甚至被誤會和曲解。他們本以為今天的設計師分享會,和之前一樣,是H公司組織的產品宣傳會,分享產品的賣點和激勵政策,以期設計師們不遺餘力的選購他們的產品。
然而今天的會議,沒有行雲流水的鋼琴曲,沒有昂貴高檔的紅酒,也沒有玲琅滿目的冷餐,只有沉穩安靜的一位老者,在臺上,分享著一位過來人的心得體會,沒有高高在上,沒有不可一世,只有淳淳教誨。而這些,已經是當今社會稀缺的如同珍寶一般的了。
“每一種美都是獨特的,我們設計師能做的不是設計美,而是還原美,還原它本真的樣子。本真是什麼樣子呢?渾厚粗曠、典雅淳樸、清新明媚、活潑自然,各種各樣。如果我們能去認真觀察生活,就會發現,所有本真的事物都是來源於生活,如果你沒有靈感,多去體驗生活,認真觀察,一定會事半功倍。 ”
分享結束後,設計師們紛紛和徐偉握手,感激他精心組織的這麼一場走心的分享。如果說利益交往是最初級的人際交往,而情感和人格的信任則是更高階的人際交往。徐偉深刻把握住設計師們的內心需求和精神嚮往,並不惜重金邀請大家免費學習,這種雪中送炭的情誼,大家自然會投桃報李,不言而喻。
分享會後,合作的裝飾公司和設計師們積極用訂單回報著那場精神的盛宴,而且大都是高階客戶的大單,果然如大師所說,“有品味的人,在意的是風格和細節,只有普通人,才在意價格。”
推杯換盞、犬馬聲色、得過且過是一種活法,孤芳自賞,清心寡慾、堅持自我也是一種活法,你是誰,就會遇到誰,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更理解什麼樣的人。需求是可言被挖掘和創造的,徐偉用他的高逼格,開創了與裝飾渠道和設計師合作的新風貌,被傳為行業佳話,其他競爭對手也開始效仿。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徐偉就靠著比別人強一點,再強一點的精神,紮根到每個渠道和合作夥伴那裡,贏得對方的尊重和信任。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徐偉覺得自己被放飛了一般的自由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