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接下來的時間,鏡頭將會帶大家看一看現場的車子,以及它們優秀的引數和路駕表現。”

這些車,根本沒有任何設計問題,都是地星現成的,拿過來就用。

這段時間能把他們生產出來,其實不難。

地星汽車公司本來準備徐徐圖之的。

但是四大合作汽車集團的意見是,出名要趁早。

原因非常簡單,

汽車的銷售高峰期,下半年,即將到來了。

地星汽車需要幾個月時間把名氣完全擴充套件出去。

然後在年底前開始爆發產能。

而幾大合作汽車集團也想搭上這股風。

他們明知道汽車市場將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他們要儘快推動這一切的發生。

因為一切發生的越快,對手企業能夠做出反應的時間越少。

對手反應時間越少,損失就越大。

市場就是這個市場,對手損失越大,就等於自己賺的越大。

有時候,做生意不見得要賺,把對手搞垮是最好的策略。

這是龍國商人長久以來的生意經,現在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學到了這一手。

有關龍國人經商,很多時候是被人看不起的,很多人都說龍國人不會做生意,猶太會做生意。

還舉例子。

一個龍國人開了一家加油站賺錢了,馬上來了另一個人在旁邊開了一家加油站,接著旁邊又來了一個龍國人再開了一家加油站,結果一起破產了。

而一個猶太開了一家加油站賺錢了,馬上來了另一個猶太開了一家便利店,然後又來了一個猶太開了一家快餐店,

接著一個小鎮形成了。

乍一聽,

挺有道理啊!

實際上就是放屁。

真這麼說的人,

這種專家一點都不懂經濟。

為什麼?

因為猶太開了一家加油站賺了錢,第二個來的真的是另一個猶太麼?

為什麼第二個來的不是一個龍國人開了第二家加油站給第一家擠垮了?

以龍國人的勤勞,以及老實,擠垮猶太奸商,那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麼?

這才是生意場的真相好麼。

商業,就是競爭,所謂的群聚化效應是利益的一部分,但經商就是經商,經商還給對手考慮,說什麼‘友商’那不是撒幣麼。

這可能有點不道德。

但是還是那句話,只要放下底線,賺錢輕鬆的難以想象。

於是地星汽車同意了他們的方案,迅速推動車型製造,然後開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