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莫高窟壁畫上的孫悟空!(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一處崖壁前,林軒只能感嘆:“和藍星地星曆史上還是不同啊。”
在這毫無人跡的山野荒原上,安璐瑤很難以去想象,平行世界的敦煌,是一個超級發達的地方。
“講一下敦煌的故事?”
林軒思索了一下,開口:“其實敦煌的出現和絲綢之路是二位一體,密不可分的。”
“在古時候,從河套地區往西域去,萬里之遙,十隊人馬出去,五隊人馬回來。”
“每一次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個未知數。”
“當時去西域,有兩條路,一條是南漠,從敦煌到陽關。”
“古人有詩云‘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另一條路是北線,也就是裕嘉關上哈密的路線,而藍星,就是走的這樣一條線。”
安璐瑤聽到這裡明白了:“所以,藍星本來也不太可能有敦煌莫高窟?”
林軒點頭:“絲綢之路,十個人出去五個人回,能支撐大量商賈不斷冒險的,只有一種東西,那就是金錢。”
“前往西域的商賈之中,有很多是有信仰的,或是道,或是佛。”
“於是,就有人在離開之前,在敦煌的山石上,開鑿佛像。”
“若是一去不歸,那也就是一去不歸罷了。”
“如果回來,富商就要向佛像還願,再次修繕,增添香火。”
“長此以往,從漢末到大唐,這裡已經有了上千佛像,所以敦煌莫高窟,又被稱之為千佛洞。”
“時間流轉,到了宋,宋的統治範圍遠低於前朝,他們無暇顧及邊疆的這裡,而當時,有西域外的勢力興兵而來,當時的三界寺的和尚,聽說有野蠻人來襲,就把敦煌所有的文獻佛經全部藏了起來,南下逃命去了。”
“時光流轉,一直到大明時期,才把敦煌收回了中原統治範圍。”
“而大明時期,小冰期,雪線南移,400毫米降水線也南移了。”
“明代修建長城的時候,就選擇了走jyg,而更靠西的敦煌,就成為了塞上孤懸的一枚遺珠。”
安璐瑤當然不懂地星曆史,不過聽流程大概聽得出來是怎麼一回事。
畢竟在藍星曆史上的王朝更迭氣候變化也差不多,只是王朝名字不太一樣罷了。
林軒繼續講述著:“到了大清的時候,一位姓王的道士獨自守在敦煌。”
“他開啟了地窟,發現了地窟中的經書,於是多次上書要求官方保護這些文獻,但是大清壓根懶得理會。”
“在那個龍國國力衰退的年代,大量西方人在大清冒險、做生意。”
“就有一個高盧雞國人到了這裡,發現敦煌文獻後,就一直跟王道士套近乎,號稱自己是玄奘法師的信徒……”
安璐瑤在這裡打斷了:“玄奘法師又是什麼人物?”
林軒:“玄奘法師的事情單獨說,繼續說文獻的事情。”
“王道士信以為真,自己又沒辦法管理那麼多文獻,於是以超低的價格把二十箱文獻賣給了他。”
“隨後,櫻花國人,毛熊國人,英特蘭國人爭相到來,大量文獻外流。”
“看到報紙上報道國外冒險家在大清發現了震驚世界的古代文化文獻與寶物,大清官方這才反應過來,一紙調令讓人把這些文獻送去燕京。”
“這個時代大清已經腐朽到了極限,路上官員看到‘寶貝’來了,都雁過拔毛,揩油。”
“等這些東西送到燕京,已經十不存一。”
安璐瑤疑惑:“所以,那些文獻,經書,到底都是什麼內容?”
林軒:“在地星古代,有四個文明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