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休息了一會兒,兩人又開始工作了。

【沒想到,在青春文學界叱吒風雲的安女神,在林軒這兒被當工具人使用了。】

【我還以為節目組是為了安排俊男靚女組合才找來了安女神,沒想到女神累成瓜皮了。】

工作量擺在這裡,哪怕林軒開掛,那完成的工作量也讓觀眾知道,這一切都是實拍的。

畢竟是直播啊。

光是陳光孝控制的航拍器,就已經輪替了三輪次了,這個過程中林軒和安璐瑤一直在工作。

而現在,林軒選的營地周圍,被陳光孝布置了好幾個攝像頭。

觀眾一直在看,看著那麼多材料被處理好。

然後看著林軒費盡力氣在凍上的土裡面挖坑,埋上柱子,搭起橫樑框架。

林軒一邊幹活兒一邊介紹:“單人在野外,最簡單的庇護所是A字庇護所。”

“兩個短樹杈支撐成門臉,一根長的搭上去,形成蟬的外形,然後用短樹枝蓋上遮風避雨就行。”

“我們這一次過來的地方沒什麼人進來過,所以倒在地上的木材材料比較多,就奢侈一點,搭建小木屋。”

“如果不是冬天,做牆壁的小樹幹肯定是削尖了打進土裡最好。”

“不過這土凍太堅硬,打樁太耗費體力了,就斜著搭在框架上就行。”

“搭好後在牆角用土埋起來就算加固了。”

因為有一捆繩子,所以用繩子困住木牆和橫樑,就很牢固了。

兩面斜向靠在架子上。

後側則是將樹幹疊起來疊成一面牆。

外面打進去兩根筆直的樹幹,夾住木牆不讓它倒下,然後用繩子捆住頂端。

這樣的構造就非常牢固了。

林軒在旁邊一塊雪比較淺的地方:“安璐瑤,你把這裡的苔蘚也就是地衣,給薅下來。”

“整塊整塊的薅下來。”

“這些地衣不錯,起碼要十幾年才能長起來。”

安璐瑤有些驚訝:“林軒,這裡不是要開發成景區嘛,我們把長了十幾年的苔蘚地衣給薅了,不是破壞景觀嗎?”

林軒挑眉:“不會破壞景觀,因為以後這裡會修路。”

“嗯?”安璐瑤:“你怎麼判斷出來這裡適合修路的?”

“不是適合修路。”林軒:“我在地星在九寨玩兒過,我知道這個地方修了路,不是知道這裡適合修路,我可不太懂地質學和道路建築。”

“好吧。”安璐瑤吐舌頭,開始薅地衣。

安璐瑤薅地衣過來的時候,林軒在做正面的牆。

正面的牆要和背面的牆用同樣的方法固定。

但是中間得留出門來。

所以得重新切割木材,林軒鋸木頭比安璐瑤快。

安璐瑤採集了一大堆乾地衣:“現在幹什麼呢?”

“把苔蘚塞進木頭縫隙裡面,這樣就不漏風了。”

“這活兒簡單!”安璐瑤等了一天,終於等到不費力氣的活兒了!彷彿得到了最好的獎賞。

【坐實了,安女神就是被林軒騙來當工具人的。】

【幹活兒還乾的挺開心。】

【俗話說得好,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要想在野外玩兒,庇護所肯定要搭建好啊。】

【話說回來,我怎麼感覺,這種搭建過程很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