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

竇長生目光如電,猛然看向中原方向。

神目七言咒。

開。

一雙眸子中爆發神光,目光炯炯注視著中州神都。

竇長生能夠清晰看見,觀星臺上空位置,那突然升騰而起的光輝,這如同一道天柱,接天連地,耀耀生輝。

這是一道龍柱,是氣運顯化。

龍柱之上纏繞著一條真龍,其蜿蜒的龍軀,一直和龍柱蔓延到天宇盡頭。

龍柱之上能夠清晰看見,那不斷顯化出來的人世間萬物。

尤其是大周百態,有面板黝黑,身材幹瘦的農夫,正走在田野間,也有少年手持木刀,不斷揮刀斬擊,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

也有文士端坐於湖邊,相互間飲酒作賦。

人間一幕幕,不斷於龍柱之上浮現出。

霎時間,又一變。

代表著大周各個階級的影像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金戈鐵馬,鐵騎呼嘯,猶如一道滅世洪流,浩浩蕩蕩的衝擊著敵人戰陣。

竇長生目光一皺,眉心深深的瑣住。

因為竇長生已經認出,這出現的一幅幅畫面中,那一位騎乘龍駒率先衝鋒的身影,竟然是早已死去的太宗皇帝姬昌擎。

姬昌擎出生的時候,大周太祖皇帝還未曾起兵,一直到姬昌擎十餘歲時才起兵爭龍,當姬昌擎成年後,太祖皇帝已經是齊侯,這個時候姬昌擎才斬頭露角。

姬昌擎親自主持蜈蚣山一戰,一戰破陰極宗,奠定齊地大勢。

自此太祖皇帝再無後顧之憂,開始出兵北伐,攻入燕地勢如破竹,其中親自登臨崇山,完成崇山考驗,獲得聚仙旗相助,直至到佔據燕地稱周王。

這個時期姬昌擎已經崛起,開始初步掌權,真正縱橫天下時,正是太祖皇帝稱周王,一統齊地和燕地還有部分中原,雄踞天下近乎三十洲,三分天下已有其一。

太祖皇帝自此少有親自領兵了,大哥被立為王太子,輕易間也不能夠外出,當佔據中原後,姬昌擎開始接過重任,先攻略西北,再下西南,一手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聲威日隆,但依然不如其大哥,自太祖皇帝起兵時,就已經為太祖皇帝衝鋒陷陣,輔佐太祖皇帝奪齊地,平燕地,下中原。

大周關鍵的大戰,全部都親自參與了,一直到大周凝聚鯨吞之勢後,太子才被太祖皇帝冷藏,不允許再出中原。

竇長生目光閃爍,太祖皇帝要是活過來,肯定會極為後悔,因為其的做法,是限制了太子,不想太子功高蓋主,開始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想要去扶持老二姬昌擎,去限制住老大,去分老大的權。

太祖皇帝玩起來了平衡,給太子樹立起來一個對手,藉此壓制住太子,讓雙方不會因為權力衝突,從而出現血肉相殘的不忍之事。

可太祖皇帝兒子生的太好了,老大很有能力,是起兵建業時期的好助手,父子齊心度過了最為煎熬的歲月,可老二也厲害,才能不一定超出老大,可心腸絕對比老大狠。

太祖皇帝本以為扶持起來的老二,是鬥不過老大,完全憑藉著自己的恩寵,才能夠分走老大的權力,最後威脅不到老大。

可沒有想到老二獲得權力後,猶如蛟龍入海,一舉攻陷了西北十餘洲,當西南戰事不利時,興兵南下,再平西南。

以至於開國後出現了奪嫡之爭,一場激烈的奪嫡,是開國最激烈的爭鬥。

把一名初出茅廬計程車子捲入其中,讓其仕途不順,大起大落。

遭遇了現實毒打後,讓其從理想主義者,化為了現實主義者。

知道了一件事情,想要幹事,就不能夠把希望寄託於他人身上。

當他開始學壞後,卻是要比壞人壞十倍。

一手推動了震驚天下的奪門之變。

自此大權獨攬,上控天子,下理陰陽。

往昔的一幕幕,全部都自竇長生腦海中浮現一遍。

當竇長生開始攝政後,大周對自己已經沒有了秘密。

眼前這鐵騎呼嘯衝陣,正是西北決定性的一戰,姬昌擎以燕地鐵騎冒險一搏,強自衝陣,一戰功成,斬殺涼王。

這是其人生巔峰,算是高光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