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趙府。

竇長生精神抖擻,正盤膝端坐於床榻之上。

位於竇長生前方,一面銅鏡懸浮而立,濛濛光亮正不斷的瀰漫開來,驅散了房屋中的黑暗,為房間帶來了光明。

這一夜, 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夜。

不知道多少人,此時已經被驚動,被這擴散開來的訊息影響。

作為當局之人,竇長生自然也不能夠例外,回到趙府怎麼可能倒頭就睡,那心得有多大, 竇長生回來後, 在簡單安排後,斷絕外人窺視後, 立即就開始選擇聯絡自己神秘師父。

“太子完了。”

竇長生主動開始把經過,詳細的描述了一遍,最後加上了自己的總結。

“好。”

讚賞的聲音響起。

模糊扭曲的光影,猶如湖水一般,開始不斷盪漾起來,稱讚的聲音繼續講道:“太子被廢,這是一件大好事。”

“這一代當中,最為傑出者就是太子和晉王了,而相比較薄涼的晉王,太子倒是多了一分寬厚,這才是天下看重太子的地方。”

“尤其是太子一直主修《皇極驚世錄》,其修為穩固,已經臻至上三品。”

“宗門早已懷疑,太子修為至少有著武道二品大宗師,這麼多年來太子黨遠不如晉王黨, 太子只是勉強招架, 都是太子一直刻苦修行, 正在穩固根基, 無暇關心外事的緣故。”

“為將來登基做準備,不會因為繼位,獲得大周國勢龍氣相助後,被衝擊的根基受損,哪怕是臻至武道一品,大部分都是外力。”

“太子看的清楚,知道自己真正依仗的乃是修為,如太宗和高宗等帝王,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自身實力,如今當今聖人,大部分實力都來自於外力,根基如同沙灘上的堡壘,傳國玉璽在手,又能夠動用幾次。”

“要不是聖人失德,變故發生的太早,從而讓太子暴露了端倪出來,再給太子二三十年積累,太子能夠修至武道一品,到時候真正成了氣候, 天下將會迎來一位,能夠多次動用傳國玉璽的聖人。”

“時也,命也,太子看似時運不濟,何嘗不是因為大周國運已衰的結果。”

“相比較太子,晉王也不差,可晉王不是長子,這就是晉王的劣勢,晚了一年多出生,將要晉王花費十倍的努力,才能夠去彌補。”

“太子生而就是東宮儲君,自動有大量臣子開始環繞身旁,太子黨自然而然就出現了,而晉王黨的出現,是晉王花費大量心血努力的結果。”

“晉王是不差太子,可當太子一心努力修行時,晉王必須要去結黨,大量時間已經浪費,這讓晉王實力弱於太子,最為關鍵的是太子能夠修行《皇極驚世錄》,晉王卻是不行。”

“功法上面的劣勢,又要花費巨大的努力心血才能夠彌補,就算是晉王上位,再轉修《皇極驚世錄》也會對自身修為有損。”

“同樣的起點,晉王不會差太子,但生而不同,註定了晉王如今不如太子。”

“此二人極為關鍵,乃是未來大周的擎天柱,甲子之亂時正是二者處於巔峰,是平定天下亂局的關鍵人物。”

“宗室當中再也沒有其他傑出的人物,能夠和此二人相比了,只要二人身死道消,大周這一代宗室將會出現斷層,上下一甲子,不會再有這麼傑出的宗室了。”

“只要太子被廢,必定會驅趕出神都,眾位蟄伏的野心家,肯定會按耐不住,會對太子下手,讓太子暴斃而亡,這是必然的事情。”

“就能夠去掉一大隱患,削弱大周的底蘊潛力。”

神秘師父連連叫好,太子已經完蛋,這就是一大筆的錢財入手,不由的提點了兩句講道:“接下來要小心,不要離開神都,出門不能夠去偏僻之地,晉王也就算了大日宗派了一位混賬來,那肯定不會對晉王真心的。”

“但長生谷的長壽真人,這位不可小視,如今名聲不顯,但其主修《青帝長生經》,宗門已經探測清楚,其上一世為大名鼎鼎的清源真人。”

“這可是名列地榜前十的無上宗師,在上一世也是地榜前十。”

“三世皆為地榜前十的無上宗師,名聲赫赫,這一世名聲不顯,但只要長壽真人願意,必定能夠入地榜前十。”

“神都當中武道一品戰力不少,但真正能夠和長壽真人交手者,卻是寥寥無幾,其有神魔武學,此行敢於來到神都,甚至是身懷神兵,具備著改變局勢的能力。”

“最近為師一直盯著正道諸宗,發現他們最近太安靜了,長壽真人在神都城外結廬而居,你陣斬武道一品時,距離最近的就是這位長壽真人。”